編者按: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黨(dang) 中央正式作出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重要部署,決(jue) 定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各市地人民醫院實施醫療對口支援,實行人才“組團式”選派。援藏醫生,一個(ge) 與(yu) 生命健康相連的群體(ti) 。魏紅濤,是第五批援藏醫療隊成員,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他的辛苦付出讓眾(zhong) 多被疾病困擾的群眾(zhong) 重燃希望。
8月15日是我離京援藏整一個(ge) 月的日子,我接到了來藏後第二個(ge) 院際會(hui) 診任務。患者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男性,大出血,生命垂危。患者既往已經做過胃大部切除,再做手術的機會(hui) 也不大,因此是否能成功止血關(guan) 係到患者生死。這位患者鏡下出血很是凶猛,術後解剖結構改變,鏡下止血很是困難,中間甚至想過放棄,但是放棄就意味著最壞的結局。
圖為(wei) 魏紅濤(左一)在醫治病患。圖片由魏紅濤提供
會(hui) 診時已為(wei) 患者輸血約1300ml,但未見絲(si) 毫好轉征象,患者很虛弱,病床上隨處可見患者嘔出的和便出的大片新鮮血跡。了解病人情況後,我迅速判斷該患者需要急診胃鏡止血,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
為(wei) 了胃鏡下能有相對清晰的圖像,幫助判斷出血情況及鏡下治療,我先讓管床醫師通過胃管使用冰鹽水進行反複洗胃,洗胃後下鏡。經過一個(ge) 多小時的努力,終於(yu) 定位了病變大致位置,鎖定出血部位後,經治療,未見再發出血,最終結束了近2個(ge) 小時的激戰:病人意識清晰、生命體(ti) 征平穩,安返病房。
返回住處後,由於(yu) 心係患者預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高原反應又一次襲來。第二天隨訪得知該病人經過胃鏡止血後病情平穩,這一消息是應對高原反應最佳的對症良藥。8月20日電話隨訪,得知患者術後恢複良好,已於(yu) 8月19日出院。
作為(wei) 一名基層黨(dang) 員,我為(wei) 自己能到最需要關(guan) 心的人群中為(wei) 他們(men) 實現“病有所醫”而感到無比自豪。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組團式援藏工作後,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為(wei) 實現“大病不出藏”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作為(wei) 第五批援藏醫療隊的成員,得益於(yu) 前幾期援藏隊員建立的院際會(hui) 診的反應機製和團結協作機製,順利搶救一個(ge) 又一個(ge) 生命,為(wei) 西藏人民的健康略盡綿薄之力。
作為(wei) 一名援藏幹部,我也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我將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為(wei) 這美麗(li) 雪域高原上人民的健康盡己所能。(新利平台 記者/孔夏 講述者/第五批援藏醫療隊成員拉薩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魏紅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