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片花海,伴隨著潺潺流水聲、水車發出有節奏的拍打聲和轉經筒幽幽的嗡鳴聲,我們(men) 來到了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的吞巴鄉(xiang) 吞達村,門牌號2-49,次仁多傑老人的家。老人的弟弟和女主人正在完成藏香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捆藏香。
圖為(wei) 花海
次仁多傑老人的弟弟和女主人正在捆藏香
吞達村是有名的中國曆史文化名村,村內(nei) 藏香水磨遍布,是水磨藏香之源,藏香生產(chan) 工藝被評定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同時也是藏文創始人吞米桑布紮的故居。
轉經筒
潺潺流水
吞達村地理位置優(you) 渥,位於(yu) 吞達溝穀底,緊鄰318國道,雅魯藏布江中遊北岸,水源豐(feng) 沛,田土肥沃,種植有青稞、小麥、豌豆、油菜,農(nong) 業(ye) 和畜牧業(ye) 相結合,藏香副產(chan) 業(ye) 發達,完整保留藏香水磨上百座,是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活化石、活文物。
悠閑的奶牛
被花海包圍的木棧道
美麗(li) 的自然風景和豐(feng) 富深厚的人文資源讓吞達村極具旅遊開發價(jia) 值,該村目前正在打造旅遊景區,村內(nei) 正在修建的木棧道和搭建好的藏式帳篷正為(wei) 迎接客人做著準備。(新利平台 記者/巫姍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