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yi) 式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ju) 行,習(xi) 近平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儀(yi) 式。
9月30日,是第六個(ge) 烈士紀念日;10月1日,我們(men) 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兩(liang) 個(ge) 莊嚴(yan) 的日子,前後相連,銘刻著一個(ge) 國家浴火重生的記憶:正是無數英烈的艱苦奮鬥、前仆後繼、犧牲奉獻,才換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70年滄桑巨變,換來今日盛世。
70年前的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奠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ge) 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鐫刻著中華民族對先烈的敬仰。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決(jue) 定,將9月30日設立為(wei) “烈士紀念日”。
在舉(ju) 國歡度國慶的前夕,以國之名、致敬先烈,有著深重而悠遠的意義(yi) 。
烈士遠行,英名不朽。中國有句古話:“滅人之國,先滅其史。”曆史證明,社會(hui) 道德的淪喪(sang) 和價(jia) 值信仰的崩塌,往往先從(cong) 歪曲本民族曆史和貶低醜(chou) 化英雄開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拋棄傳(chuan) 統、丟(diu) 掉根本,就等於(yu) 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在價(jia) 值觀念日趨多元的今天,我們(men) 更需要緬懷烈士們(men) 彪炳史冊(ce) 的功績,追尋烈士們(men) 永垂不朽的精神,通過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來校正我們(men) 的價(jia) 值取向,校準我們(men) 的人生坐標。烈士紀念日所提供的,恰恰就是這樣一種契機。
國之大事,在祀與(yu) 戎。設立國家公祭日或慶典日,古已有之。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長河中形成了較為(wei) 固定的慶典祭祀文化傳(chuan) 統,如果說這反映的是一個(ge) 文明的成熟程度的話,那麽(me) 人們(men) 對某一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的複原以及回憶,乃至將其定格為(wei) 一個(ge) “紀念日”,反映的則是整個(ge) 國家和民族的成熟與(yu) 強大。設立烈士紀念日關(guan) 乎民族大義(yi) ,紀念的是一個(ge) 國家的民族之魂。
慎終追遠,合乎法理。今天我們(men) 紀念的烈士不僅(jin) 包括近代以來所有為(wei) 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捐軀的仁人誌士,還應包括建國以來為(wei) 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獻身的部隊官兵、公安幹警和普通公民。建國後,全國各地雖然在國慶節都要舉(ju) 行各種烈士紀念活動,但沒有設立具有全國性的烈士紀念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決(jue) 議確立“烈士紀念日”,不僅(jin) 將烈士紀念活動提升到國家法理層次,而且有助於(yu) 將烈士紀念活動法律化、製度化。
紀念英烈不僅(jin) 是為(wei) 了銘記曆史,更是為(wei) 了照亮前行的方向。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李大釗烈士所期盼的“青春中國”,是“為(wei) 世界進文明,為(wei) 人類造幸福”。很多英烈為(wei) 了建設這樣的一個(ge) 新中國,忠貞不渝、忘我奮鬥。俞秀鬆“要救中國最大多數的勞苦群眾(zhong) ”,關(guan) 向應“救人民於(yu) 塗炭,拚死力與(yu) 國際帝國主義(yi) 者相反抗”,劉伯堅“生是為(wei) 中國,死是為(wei) 中國”,夏明翰“認定共產(chan) 主義(yi) 這個(ge) 真理就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左權“決(jue) 心與(yu) 華北人民共艱苦,共生死”……他們(men) 用誓言寫(xie) 就了自己的初心,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使命,為(wei) 我們(men) 立起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標杆。
前人肇始,後繼不衰。革命先烈義(yi) 無反顧的抉擇、以身許國的情懷,是愛國主義(yi) 最生動的寫(xie) 照。在追慕英雄、緬懷英烈時,我們(men) 所觸碰的,不是虛無縹緲的道德大義(yi) ,而是富有血肉的曆史真實。因為(wei) 真實,所以可信;因為(wei) 具體(ti) ,所以可學。先烈們(men) 用生命鑄就的豐(feng) 碑,生動詮釋著奉獻與(yu) 犧牲的時代內(nei) 涵,為(wei) 我們(men) 在新時期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注入了豐(feng) 厚的精神養(yang) 分。
歲月長河,英烈的功勳不會(hui) 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永遠熠熠發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緬懷先烈、告慰英靈,讓先輩的情懷激勵我們(men) 在時代洪流中挺立潮頭、奮勇向前。(新利平台 文/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