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新利平台訊 “我們(men) 生產(chan) 的藏式麵膜一天的銷售額在8000元左右,並且在產(chan) 品展示期間收到了很多訂單。”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措勤縣一家藏式麵膜生產(chan) 公司負責人說。
在10月16日至22日舉(ju) 辦的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上,阿裏展區的展品受到市民朋友的青睞,每天的現金收入達4萬(wan) 元。
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西藏阿裏地區位於(yu) 祖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區”之稱。阿裏地區屬於(yu) 半農(nong) 半牧地區,是西藏自然條件最為(wei) 嚴(yan) 酷的地區之一,集中連片貧困的發生率較高,扶貧攻堅任務艱巨。
阿裏地區自然曆史文化資源豐(feng) 富,岡(gang) 仁波齊、瑪旁雍措、劄達土林、古格王朝遺址都是不可複製的世界級旅遊資源。太陽能、水資源、野生動物資源較為(wei) 豐(feng) 富,再加上阿裏地區位於(yu) 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部核心區,擁有5個(ge) 濕地自然保護區,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阿裏地區嚴(yan) 格按照中央“六個(ge) 精準”“五個(ge) 一批”總體(ti) 部署和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八個(ge) 到位”“五個(ge) 結合”工作要求,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頭號民生工程,緊緊圍繞時間節點要求,精準確定“十三五”期間扶貧攻堅任務目標路線圖、時間表,促進各項工作、各種資源、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集,合力脫貧攻堅。
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重要性不言而喻。產(chan) 業(ye) 扶貧,不同於(yu) 過去的資金扶貧、物質扶貧。隻有發展產(chan) 業(ye) 才可以形成可持續扶貧態勢,通過充分利用阿裏地區的資源、人力、區位優(you) 勢,培養(yang) 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讓產(chan) 業(ye) 帶動經濟發展,帶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脫貧致富。阿裏地區充分認識到了產(chan) 業(ye) 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把產(chan) 業(ye) 扶貧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重頭戲。
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阿裏地區資源匱乏、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薄弱,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經曆先培育再發展的一個(ge) 過程,阿裏地區培育和發展了一批符合阿裏實際的扶貧產(chan) 業(ye) ,促進貧困群眾(zhong) 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穩定增收。
阿裏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產(chan) 業(ye) 脫貧組的有力指導下,阿裏地區堅決(jue) 貫徹執行中央、西藏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係列決(jue) 策部署,始終把產(chan) 業(ye) 脫貧作為(wei) 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工作,通過反複論證,圍繞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加工業(ye) 、文化旅遊業(ye) 、商貿流通業(ye) 、資源開發類等6大產(chan) 業(ye) ,確定計劃實施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88個(ge) ,總投資14.69億(yi) 元。目前產(chan) 業(ye) 扶貧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圖為(wei) 西藏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展阿裏展區 攝影:趙二召
阿裏地區高度重視產(chan) 業(ye) 扶貧工作,把產(chan) 業(ye) 扶貧作為(wei) 貧困戶增收、脫貧攻堅成效鞏固的重要舉(ju) 措來抓。2018年3月起實行產(chan) 業(ye) 項目推進情況周通報製度,實現了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建設周周有進度。2016年以來共實施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79個(ge) ,“十三五”時期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開工率達90%,投資到位率達96.6%。
阿裏地區為(wei) 切實發揮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帶貧減貧作用,2016-2020年計劃實施的88個(ge) 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共確定受益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14487人。截至目前,通過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收益分紅受益貧困群眾(zhong) 達4424人,人均增收600元。通過農(nong) 牧民經濟合作組織帶動,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就業(ye) 、分紅,累計實現產(chan) 業(ye) 脫貧4758人,超額完成了產(chan) 業(ye) 脫貧人數929人。(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