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科技助力高原農牧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19-11-24 19:20:00 來源: 新利平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jue) 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於(yu) 創新,關(guan) 鍵要靠科技力量。”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瞄準西藏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技術和人才短板,加強科技助推脫貧攻堅頂層設計,強化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科技富民強縣穩邊”科技重大專(zhuan) 項,促進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和提質增效,不斷提高農(nong) 牧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本領。

  據初步統計,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共培育青稞新品係83個(ge) ,研製3個(ge) 不同生態區青稞高產(chan) 栽培技術模式,製定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技術規程78個(ge) ,推廣青稞新品種百萬(wan) 畝(mu) 以上。

  完成西藏17個(ge) 犛牛類群的遺傳(chuan) 多樣性評估與(yu) 生產(chan) 性能測定,類烏(wu) 齊犛牛和阿裏象雄半細毛羊通過國家農(nong) 牧業(ye) 種質遺傳(chuan) 資源認證。支持完善5個(ge) 地方犛牛品種選育基地和犛牛高效育肥示範基地,年育肥出欄犛牛3萬(wan) 多頭。

  引進優(you) 良牧草品種(係)300多種,馴化野生草種10個(ge) ,開發草產(chan) 品10個(ge) ,建成全國首個(ge) 省級草牧業(ye) 科技示範園,建立了生態保護和草業(ye) 精準脫貧攻堅雙贏的發展模式,累計推廣麵積達2.5萬(wan) 畝(mu) ,示範區人工草地單位麵積產(chan) 草量增長40%—50%。實現牧草種植綜合畝(mu) 均經濟效益達2000元,該成果示範推廣產(chan) 生經濟效益近4億(yi) 元。


圖為(wei) 拉薩淨土產(chan) 業(ye) 集團在林周縣舉(ju) 行有機青稞種植收購示範項目簽約啟動儀(yi) 式 攝影: 賈華加

  青稞育種

  在農(nong) 業(ye) 方麵,科技人員先後培育出了“藏青336”和“喜瑪拉4號”“藏青320”等品種,特別是經過科研人員的艱苦努力,培育出的新品種“藏青2000”,經過廣泛的種植,得到了很好的口碑。據了解,“藏青2000”具有產(chan) 量高、產(chan) 草多、抗倒伏和籽粒白等優(you) 點,大幅度增加了青稞產(chan) 量、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口糧的問題,在西藏實施精準脫貧過程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犛牛養(yang) 殖

  在牧業(ye) 方麵,西藏自治區立足藏北高原犛牛種質資源,將加貢村和西熱村作為(wei) 項目示範點,以合作社為(wei) 載體(ti) ,設計與(yu) 開發應用適宜藏北高原犛牛養(yang) 殖的高效暖棚設施等,構建藏北高原犛牛增產(chan) 增效的集成模式。1000平方米的高標準犛牛暖棚設施拔地而起,並配套了新型太陽能恒溫飲水係統、飼喂槽、舔磚架等,畜群結構調整、良種選育、營養(yang) 調控、半舍飼養(yang) 殖、疫病防控等關(guan) 鍵技術先後投入應用。

  目前,科技人員正對加貢村犛牛暖棚通風設施、地暖設備、恒溫供水係統、自動分群係統等進行優(you) 化,提出畜群結構優(you) 化方案,選購優(you) 質種公牛10頭,能繁帶犢母牛100頭,開展犢母牛分群飼養(yang) 管理技術集成示範,培訓村獸(shou) 醫和合作社成員、牧民150餘(yu) 人。


圖為(wei) 當雄淨土牧場郭慶場的工作人員在查看牧草長勢情況。郭雨輝 攝

  優(you) 良牧草品種引進

  在牧草生產(chan) 方麵,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淨土牧場引進了一項最新技術——牧草智能化技術。

  牧草智能化技術主要進行工業(ye) 化有機牧草的生產(chan) ,工廠內(nei) 的生產(chan) 係統采用生物營養(yang) 液無土栽培,通過智能溫控、自動微噴澆灌、LED燈光照射等,滿足種子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營養(yang) 等條件,能夠一年四季不間斷地為(wei) 犛牛提供新鮮牧草。牧草智能化工廠裏長出來的牧草不僅(jin) 營養(yang) 豐(feng) 富,適口性強,還能增強犛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效預防包蟲病。

  據了解,當雄縣淨土牧場郭慶場牧草智能化工廠現有7個(ge) 車間,每個(ge) 車間有1345塊青稞種植塑膠板,每塊板子種植青稞0.8斤,經過7天的生長,每塊板子可以收獲8至10斤牧草,一個(ge) 車間就能達到8至10噸的產(chan) 量。(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責編: 楊月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