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婦聯向宗角祿康公園朗瑪堆諧和武術習(xi) 練隊授“婦女之家”牌匾 攝影:王淑
新利平台訊 近日,拉薩市宗角祿康公園朗瑪堆諧和武術習(xi) 練隊有了自己的“家”——西藏自治區婦聯向兩(liang) 個(ge) 習(xi) 練隊授“婦女之家”牌匾,這不僅(jin) 讓朗瑪堆諧和武術習(xi) 練隊有了自己的組織,更是對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朗瑪”“堆諧”均係西藏傳(chuan) 統民族歌舞中的奇葩,曆史悠久,“朗瑪”是一種以歌唱為(wei) 主,與(yu) 舞蹈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早期的“朗瑪”隻為(wei) 社會(hui) 上層人士表演,最開始盛行於(yu) 拉薩,後來逐漸傳(chuan) 入日喀則等地。“堆諧”俗稱為(wei) 藏族踢踏舞,比較注重腳下動作,在舞蹈時會(hui) 發出明快響亮、富有節奏的聲音,“堆諧”的演出不需要精美華麗(li) 的演出服飾和道具,也沒有什麽(me) 固定的場地要求,一般多是群眾(zhong) 自娛自樂(le) 的文化活動和表演形式,無論是節日慶典、家宴聚會(hui) 等均可表演。
圖為(wei) 朗瑪堆諧愛好者在敬酒 攝影:王淑
隨著曆史的發展,民族傳(chuan) 統文化也興(xing) 旺發展,內(nei) 外交流,“朗瑪”在吸收了民間傳(chuan) 統歌舞“堆諧”的表演形式後,逐漸走出深屋庭院,走向民間大眾(zhong) 。如今,朗瑪堆諧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不僅(jin) 被列入西藏自治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而且走向世界贏得了國內(nei) 外觀眾(zhong) 的喜愛。
發展到今天,藏族百姓家宴聚會(hui) 或是節日慶典都會(hui) 有這種古老的歌舞藝術表演,甚至在一些藏餐廳內(nei) 都能一邊欣賞朗瑪堆諧,一邊品嚐美食。
圖為(wei) 德吉(中)和朗瑪堆諧愛好者 攝影:王淑
“在黨(dang) 和政府的帶領下,我們(men) 過上了現在的幸福生活,通過歌舞我們(men) 可以充分展示當下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也積極參與(yu) 到了朗瑪堆諧習(xi) 練隊中。”德吉從(cong) 小在父親(qin) 的熏陶下成為(wei) 了朗瑪堆諧歌舞的熱衷者,現在她又當起了宗角祿康公園朗瑪堆諧習(xi) 練隊的支援老師。
德吉說,她想把自己會(hui) 的朗瑪堆諧傾(qing) 囊相授教給更多的人,讓大家在傳(chuan) 承發展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通過歌舞充分展示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為(wei) 掛牌儀(yi) 式現場 攝影:王淑
西藏自治區婦聯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婦女之家”是婦聯組織凝聚婦女、服務婦女的重要陣地,是婦聯組織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為(wei) 大家提供學習(xi) 交流、溝通聯係、開展聯誼、共同創建美好生活的一個(ge) 重要平台。希望朗瑪堆諧和武術習(xi) 練隊“婦女之家”的負責人切實擔負起工作職責,管理好各自的隊伍,豐(feng) 富活動形式,提升活動品質,使更多的群眾(zhong) 參與(yu) 進來,營造“家”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希望大家通過這個(ge) 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華,以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建強體(ti) 魄、陶冶情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各族群眾(zhong) 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過好幸福生活,更好地發揮在家庭中的影響力,帶動和影響家人、孩子、親(qin) 戚、朋友,踐行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賈華加)
圖為(wei) 掛牌儀(yi) 式現場 攝影:王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