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茶教師”趙國棟的田野調查 聚焦西藏文化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19-12-23 21:48: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西藏民族大學教師趙國棟告訴記者:“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關(guan) 注西藏茶文化和茶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西藏這一文化形態貢獻力量。”因為(wei) 愛西藏愛茶,趙國棟先後出版了《茶葉與(yu) 西藏》《西藏茶文化》等著作,在茶文化界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因為(wei) 在校開設“茶社會(hui) 學”公選課獲得全校學生一致好評,趙國棟被學生親(qin) 切地稱為(wei) “茶教師”。


圖為(wei) 趙國棟相關(guan) 著作

  除研究西藏的茶文化外,趙國棟最關(guan) 注的是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在趙國棟看來,第三產(chan) 業(ye) ,尤其是文化產(chan) 業(ye) 是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西藏尤其是高原農(nong) 牧區如何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但在當前,專(zhuan) 門以高原農(nong) 牧區為(wei) 田野點的深入的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仍然缺乏。“究其原因,一方麵由於(yu) 那裏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對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諸多限製,另一方麵由於(yu) 這種自然環境給科研工作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帶來的身體(ti) 和意誌上的考驗。”

  這些困難都沒有讓趙國棟放棄對高原農(nong) 牧區文化、生態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探索。“喜歡”二字道出了他執著的原因,他用簡潔的話回答記者:“我喜歡投身到對西藏的研究中,同時無比希望看到西藏更美好的明天!”

  
圖為(wei) 趙國棟在瑪旁雍措考察

  “雖然海拔超過了4600多米,每天都頭痛欲裂,但我在那裏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一起工作生活,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回憶起2016年在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的霍爾鄉(xiang) 駐村調查的情形,趙國棟不禁感歎,“除了日常工作外,我完成了10多萬(wan) 字的駐村日記《聖湖之畔》。” 2017年,這本駐村日記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趙國棟將售書(shu) 款全部捐給了霍爾鄉(xiang) 村中的群眾(zhong) 和霍爾鄉(xiang) 小學。

  2016年1月至8月,在駐村期間,趙國棟對當地文化產(chan) 業(ye) 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最終形成了《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體(ti) 係、實證與(yu) 理論》一書(shu) 。他說:“我把對西藏的高原農(nong) 牧區的文化、生活、產(chan) 業(ye) 分析貫穿於(yu) 全書(shu) 始終,想盡可能地勾勒出阿裏文化產(chan) 業(ye) 的方方麵麵,在宏觀結構與(yu) 微觀建設之間架起一座有機的橋梁。”

  據介紹,這本書(shu) 以西藏阿裏農(nong) 牧區為(wei) 主要田野點,從(cong) 體(ti) 係、實證和理論三個(ge) 維度對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進行了分析。趙國棟認為(wei) ,“豐(feng) 富的田野資料和穿插的分析方式有助於(yu) 觀點的闡釋。”該書(shu) 以阿裏地區為(wei) 例,強調西藏區域文化產(chan) 業(ye) 建設中基層治理的重要性及如何因地製宜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他認為(wei) ,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的生命力在於(yu) 它與(yu) 文化、旅遊與(yu) 生態有機結合的程度。基於(yu) 此,他提出了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的“三維成長與(yu) 動力理論”。該書(shu) 在2019年6月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為(wei) 《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書(shu) 影

  今年7月至9月,趙國棟又回到了普蘭(lan) 縣做了2個(ge) 多月的調查。他說:“做跟蹤性的調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文化和產(chan) 業(ye) 變動的趨勢,同時也檢驗已有分析的正確性和問題所在,找到問題,抓住關(guan) 鍵,這樣才能給出真正有效的解決(jue) 對策。”調查結束後,他在新利平台發表了12篇深入介紹阿裏農(nong) 牧區生態、文化和產(chan) 業(ye) 的文章。

  現在,趙國棟又把目光聚焦在了高原農(nong) 牧區文化、生態和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上。他認為(wei) ,這種聚焦也是與(yu) 自己在《西藏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一書(shu) 中提出的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理論取向相一致,要堅持用三位一體(ti) 的視角看待西藏發展。(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圖片由趙國棟提供)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