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治渠鄉(xiang) 同卡村在基層黨(dang) 建、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等方麵可謂是玉樹地區的一麵旗幟,早在2001年時村黨(dang) 支部就提出:“支部帶路、群眾(zhong) 上路”的脫貧策略。
圖為(wei) 同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在全縣20個(ge) 行政村黨(dang) 支部中,同卡村在用支部、活支部、強支部方麵走在了前麵,支部堡壘指數和先鋒模範指數不斷提升。”治多縣委組織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
同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存多傑今年50歲,1985年入黨(dang) ,懂漢藏語。他是組織部門和群眾(zhong) 公認的優(you) 秀基層幹部,在同卡村發揮著“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的引領作用。在他的帶領下,同卡村明確發展路徑,壯大集體(ti) 經濟,注重鄉(xiang) 村文明建設,推動農(nong) 村脫貧致富實踐,獲得了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青海省省級黨(dang) 建示範村、省農(nong) 村牧區基層黨(dang) 風廉政建設示範村等模範集體(ti) 榮譽稱號。
圖為(wei) 同卡村的榮譽
全村有黨(dang) 員91人,入黨(dang) 積極分子43人。村黨(dang) 支部機構健全,“三會(hui) 一課”落實和黨(dang) 員活動實現了常態化。村幹部平均年齡43歲,村兩(liang) 委中有婦女幹部,還將玉樹州三級學院培訓的村幹部充實到村幹部後備庫。黨(dang) 支部每年“七一”“國慶”“縣慶”“三八”“五一”等重大節慶活動期間,均按計劃組織黨(dang) 員開展政策宣講、環境整治、濟困幫扶活動。同卡村群眾(zhong) 普遍認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公民不應該為(wei) 自己和小家的吃喝拉撒忙碌了,而應該為(wei) 集體(ti) 和大家的事情做點貢獻,而入黨(dang) 就是實現這個(ge) 美好願望的平台。針對當前群眾(zhong) 入黨(dang) 積極性高的情況,黨(dang) 支部嚴(yan) 格按照有關(guan) 程序精心培育積極分子,在把好政治和道德關(guan) 上下功夫,確保黨(dang) 員綜合素質達標。
縣鄉(xiang) 村三級幹部
同卡村有牧民278戶、1152人,合作社擁有優(you) 質草場496000畝(mu) ,牲畜有9520頭。2017年30戶入股牧民分紅70多萬(wan) 元,2018年60戶入股牧民分紅118萬(wan) 元。2019年全村牧民入股,戶均分紅逾5千元。目前同卡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2萬(wan) 元以上,群眾(zhong) 說:“這樣的日子,就是因為(wei) 越聽黨(dang) 話越富裕”。
對於(yu) 合作社的起步發展,存多傑有著難忘的記憶和實踐,他說:“我們(men) 始終堅持黨(dang) 支部決(jue) 定合作社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我們(men) 村的畜牧業(ye) 合作社起步較早,試點於(yu) 2008年,屬於(yu) 第一個(ge) 試水者。剛開始組織全村30名黨(dang) 員入股,效益並不是很明顯。盈利或者虧(kui) 本都由黨(dang) 員自己負責。2014年縣委派一名叫巴桑求措的副鄉(xiang) 長蹲點抓合作社工作,很快就找到了一條適合牧區發展合作社的路子。2014年全村入股,每家平均2至3頭,2015年開始大規模增加,因為(wei) 分紅連年遞增,群眾(zhong) 嚐到了現代畜牧業(ye) 合作社的甜頭。”他說:“我們(men) 村的合作社實行與(yu) 黨(dang) 支部‘同頻共振’。在每周三、五的學習(xi) 活動和主題黨(dang) 日期間,把研究決(jue) 策合作社的有關(guan) 事宜列入議事日程。我們(men) 的運行模式就是‘黨(dang) 支部+合作社+牧戶’,實行‘三議(人員、支出、其他事宜變更)’‘兩(liang) 公開(決(jue) 策內(nei) 容、財務)’。增加了決(jue) 策和財務的透明度,不僅(jin) 增強了黨(dang) 支部的號召力、公信力,也強化了黨(dang) 員對支部的向心力。”
“同卡村的合作社入股方式有三種。一是財產(chan) 入股,即牲畜、現金的投入;二是草山入股作為(wei) 基礎股金(簽訂使用合同、辦理司法公證);三是勞動力入股為(wei) 合作社牧工(主要是無畜戶、少畜戶的參加)。現在實現了全村牲畜、草場、人員‘三入股’和‘三整合’,走集體(ti) 化經營的道路。”村主任昂文旦培說,“走現代畜牧業(ye) 合作社的路子,我們(men) 辦了以前想辦不能辦的事情。現在我們(men) 的肉製品初步形成了品牌,在外地市場上很走俏,村集體(ti) 的經濟得到了壯大、群眾(zhong) 的收入不斷增加,幸福指數和獲得感不斷增強。我作為(wei) 支部的負責人也感到做了一點為(wei) 黨(dang) 為(wei) 民的事,今後還要繼續努力。”
“我們(men) 鄉(xiang) 的同卡村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從(cong) 起步到不斷壯大,經曆了11年風風雨雨的考驗,探索和闖出了‘以畜牧業(ye) 為(wei) 抓手,整合資源、科學養(yang) 畜’的發展路子,形成了‘同卡模式’向本縣的索加鄉(xiang) 、紮河鄉(xiang) 推廣。”治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昂才仁說:“合作社70%用於(yu) 給牧民分紅,20%為(wei) 管理費用,10%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金,2019年分紅達150萬(wan) 元以上。”
同卡村黨(dang) 建、合作社、村集體(ti) 經濟的同步發展,給我們(men) 提供了在高海拔地區發展畜牧業(ye) 的“同卡模式”。實踐證明,社會(hui) 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在黨(dang) 和國家富民政策光輝照耀下,村一級黨(dang) 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贏得人心,增強凝聚力,立足本地實際,因地製宜,通過大膽探索和不斷創新,抓住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機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將會(hui) 實現新的發展,邁出新的步伐。(新利平台 通訊員/才仁當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