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雲端電網築夢世界屋脊】以“大醫精誠”精神當好高原“生命守護者”

發布時間: 2019-12-27 14:41: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的阿裏與(yu) 藏中聯網工程是繼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工程之後,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工程最高海拔達5357米,平均塔位海拔4572米,是名符其實的“雲(yun) 端電網”。

  工程建設高峰期間,施工人員達3萬(wan) 餘(yu) 人。自9月17日工程正式開工以來,四川電力醫院就第一時間在工程建設全線自建起20個(ge) 醫療站,為(wei) 參建人員構築起一道道綠色的生命“防護網”,被工程施工人員親(qin) 切地稱呼為(wei) “高原上的生命守護者”。

  
圖為(wei) 醫療站為(wei) 施工人員定期跟蹤檢查 圖片來源:國網西藏電力公司

  由於(yu) 各施工點位均處於(yu) 高海拔、缺氧、嚴(yan) 寒、大風等區域,且絕大多數參建人員都是從(cong) 內(nei) 地低海拔地區直接進入高原高海拔地區,缺乏高海拔生活、工作經驗,對高原病的認識不足,極易將高原肺水腫當作一般性的感冒,導致病情越拖越嚴(yan) 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據定日二級醫療站站長唐德益介紹,10月16日這天,工人劉軍(jun) 找他拿點感冒藥。在對病人進行病情詢問和測量生命體(ti) 征後,立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後確診為(wei) 高原肺水腫,立即啟動高壓氧艙進行治療。通過4天時間的治療,劉軍(jun) 得到康複。事後,劉軍(jun) 感慨地說:“不敢想象,本以為(wei) 是一個(ge) 普通的感冒,沒成想卻是高原肺水腫。如果不是唐醫生經驗豐(feng) 富,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yu) 參加過川藏聯網、藏中聯網工程建設的人員來講,阿裏聯網工程相較於(yu) 其它工程雖然地勢相對平坦,但施工區域平均海拔遠遠超過其他工程,為(wei) 工程建設以及工程醫療保障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和考驗。早在7月初工程臨(lin) 建階段組建各級醫療站時,醫院的醫務人員紛紛請纓要求參加工程醫療保障工作,其中不乏參加過新甘石聯網、川藏聯網和藏中聯網的“三朝元老”,也有今年剛參加工作的後起之秀。

  四川電力醫院阿裏聯網工程現場保障醫院院長鄧天富說:“在1689公裏長的工程輸電線路上所建立起來的20個(ge) 醫療站中,醫療團隊走過萬(wan) 水千山投入到高原電網工程建設醫療保障工作之中,為(wei) 的是割舍不下的心中那份濃濃的電網情、對高原電網建設者的牽掛之情。”

  樸實的話語充分反映出醫務人員的赤子之心。正如帕羊一級醫療站站長唐春英說的那樣:我們(men) 遠離故鄉(xiang) ,在祖國的最西邊、海拔最高的地方保障阿裏聯網工程建設,雖然自然條件和氣候環境都非常惡劣,但每每看到參建人員投來感謝的目光時,我又割舍不下這份牽掛。

  阿裏聯網工程沿線多為(wei) 極高海拔地區,人煙稀少,鄉(xiang) 鎮醫院醫療條件有限。拉孜一級醫療站站長趙豔梅介紹,經常有藏族群眾(zhong) 說著半生不熟的漢語找她們(men) 看病,遇到這種情況後,醫務人員都是立即給予熱情接待,仔細問診,且分文不收,力所能及地解除他們(men) 的病痛,其“大醫精誠”的精神受到了當地群眾(zhong) 的交口稱讚,架起了互幫互助的橋梁。(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圖由國網西藏電力公司提供)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