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猶如“茶與鹽巴”
新利平台訊 “相親(qin) 相愛、漢藏一家,猶如雪域高原上的茶與(yu) 鹽巴。”這句諺語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和睦相處最真實的體(ti) 現。這種茶與(yu) 鹽巴的情誼,並不是要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往往來自於(yu) 日常的點滴流露。
圖為(wei) 日喀則市夜景 攝影:趙耀
今年52歲的李新是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一名普通的治保員。他說:“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巡察社區治安情況,這應該是最清閑的工作了,因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非常和諧和睦,從(cong) 不會(hui) 出現爭(zheng) 鬥和過激的行為(wei) 。”
李新所在的江洛康薩社區成立於(yu) 1988年,轄區麵積0.8平方公裏,共有741戶2426人。藏、漢、回各族群眾(zhong) 在這裏共同生活,除此之外,這還是一個(ge)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區,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
李新本人也是民族團結的典範。他的父親(qin) 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人,當年隨十八軍(jun) 進藏,後在日喀則市長期工作,還是一名政協委員。
幾十年過去了,李新也成長為(wei) 政協委員。1月6日,西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三次會(hui) 議在拉薩召開,李新作為(wei) 政協委員參加大會(hui) 並積極建言獻策。他說:“父親(qin) 當年是一名政協委員,如今我自己也成為(wei) 政協委員,感到非常榮幸和驕傲,一定會(hui) 認真履職盡責,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wei) 江洛康薩社區“網紅”客棧 攝影:趙耀
作為(wei) 一名心係家鄉(xiang) 的政協委員,李新十幾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職工作,成為(wei) 社區的守護者。既守護自己的美好生活,也守護社區的鄰裏相親(qin) 、藏漢一家的民族團結情。
像李新這樣,從(cong) 社區群眾(zhong) 到管理參與(yu) 者,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德勒社區等多民族聚居的城鎮社區,已成為(wei) 普遍現象。不僅(jin) 如此,甚至讓外來群眾(zhong) 擔任“雙聯戶”戶長已成為(wei) 一種普遍現象。讓外來群眾(zhong) 參與(yu) 社區管理,實現了從(cong) “旁觀者”到“參與(yu) 者”的轉變。
日喀則市紮什倫(lun) 布寺管委會(hui) 主任尼瑪瓊拉說:“作為(wei) 多民族聚居區,西藏自治區一貫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民族團結工作有利於(yu) 各個(ge) 民族。政協委員更要帶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帶動新委員學習(xi) 理論,提升履職能力。”
2019年12月11日,《國家民委關(guan) 於(yu) 命名日喀則市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決(jue) 定》中指出:“日喀則市的生動實踐,探索了一條符合邊疆實際、富有西藏特色的創建之路,為(wei) 西藏自治區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作出貢獻,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我國是一個(ge)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56個(ge) 民族共同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ti)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居住著藏、漢、納西、獨龍等數十個(ge) 民族和一個(ge) “未識別民族”——僜人。近年來,察隅縣先後實施了興(xing) 邊富民、邊境小康村建設、易地搬遷等一批惠民生、促團結的重大工程項目。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林芝市察隅縣政府辦主任齊梅說:“作為(wei) 偏遠地區的一名較少民族代表,我感觸很深。邊境小康村建設極大改善了各族群眾(zhong) 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係列惠民政策的落地,體(ti) 現了黨(dang) 和政府的特殊關(guan) 愛,也更加堅定了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感黨(dang) 恩的信心和決(jue) 心。”
去年,西藏自治區24個(ge) 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和30名模範個(ge) 人受到國家表彰。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孜托鎮、那曲市巴青縣中學等5家單位被命名為(wei) 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兩(liang) 路”精神紀念館被命名為(wei) 第六批全國民族進步教育基地。越來越多西藏自治區區外群眾(zhong) 來藏興(xing) 業(ye) 創業(ye) ,1730名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區外就業(ye) ,促進了人才交流交往交融。
今日的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人人爭(zheng) 做民族團結的使者、個(ge) 個(ge) 爭(zheng) 當民族團結的模範。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進一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趙耀 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表彰2019年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模範個人和模範家庭
11月18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舉行2019年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29個單位、40名個人、5戶家庭分別被授予2019年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模範個人和模範家庭。 [詳細] -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語生產譯製、發行放映總結評審表彰活動在廣東舉行
會議期間,對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語電影生產譯製、發行放映總結評審會中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及發行放映優勝單位進行了表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