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歸國藏胞謝文•根多:看盡風輕雲淡,吾心自有所屬

發布時間: 2020-01-09 14:58: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冬日的“陽光城”拉薩,偶有雲(yun) 層堆積,讓周圍的群山山脊線有些模糊。但這並不妨礙謝文•根多站在自家的客廳觀望布達拉宮: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巍峨聳立。少小離家的他,不知曾多少次在腦海中勾勒家鄉(xiang) 。終於(yu) ,他在2011年結束半生漂泊,回到故土,定居拉薩。在走過許多城市、看過許多景色後,他說:還是西藏最好,因為(wei) 這裏,才是家。


圖為(wei) 謝文•根多 攝影:王淑


圖為(wei) 2020年1月8日,謝文•根多參加西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三次會(hui) 議民族界小組討論 攝影:王媛媛

  家,到底意味著什麽(me) ?

  對於(yu) 1959年才7歲的謝文•根多來說,父母在哪兒(er) ,家便在哪兒(er) 。那個(ge) 謠言遍布的年代,早已被認定為(wei) 昌都強巴林寺四大活佛之一的謝文•根多被父母帶到了國外,從(cong) 此開始半生漂泊。

  他還記得,從(cong) 昌都出發時,遠山的積雪還未融化。持續半年的行走後,謝文•根多和父母輾轉來到印度。

  走著、走著……家越來越遠了。

  他來到了瑞士蘇黎世,並在此定居。阿爾卑斯山的北麵、蘇黎世湖的西南端,那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可是,我卻時常想念家鄉(xiang) 。”故土已在遙遠的東(dong) 方,想念時隻能聽著廣播、翻開報紙。


圖為(wei) 小時候的謝文•根多 翻拍:王媛媛

  終於(yu) ,謝文•根多等來了一個(ge) 機會(hui) 。

  1984年盛夏,他踏上了闊別多年的故土。“接到邀請時,我心裏很激動,想回去看看西藏的變化。”

  舊西藏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沒有一所現代意義(yi) 的學校、僅(jin) 有一座斷續發電的小水電站……25年後,關(guan) 於(yu) 家鄉(xiang) 的記憶得以重組。謝文•根多感慨西藏所發生的變化。

  這之後的20多年裏,謝文•根多一次次踏上回家的路。2011年,他攜妻子在拉薩定居,結束半生漂泊、回歸故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ang) 音未改鬢毛衰。

  街上行人的麵孔、公園裏鍋莊的音樂(le) 、眼前的布達拉宮……關(guan) 於(yu) 西藏的一切,終於(yu) 不再是廣播、報紙上的隻言片語了。

  歸國後的謝文•根多擔任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僑(qiao) 聯副主席等職務。這讓他有更多機會(hui) 親(qin) 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了解他們(men) 的生活狀況。“到了農(nong) 牧民家裏,從(cong) 他們(men) 的衣著、食物、住房等等,就能感受到他們(men) 的生活很好。”

  農(nong) 牧民真實的生活狀況讓謝文•根多感到高興(xing) 之餘(yu) ,他還發現古老土地上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回國的這幾年,我也時常去國外看看。瑞士還是那個(ge) 瑞士,反倒是西藏,日新月異。比如一些地方通了高等級公路,讓大家出行更加便捷。”

  更讓謝文•根多感慨的是黨(dang) 和國家對西藏人民的關(guan) 心和關(guan) 愛。“日喀則一個(ge) 僅(jin) 五六戶人家居住的村莊,都通了公路,這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還有義(yi) 務教育三包政策,這在國外根本不可能享受到。”

  “看到大家生活都很好,這是最讓人欣慰的。”這些年的委員履職,謝文•根多根據西藏實際情況並結合國外生活的經曆,提出了涉及醫療保障、教育和生態保護等方麵的提案。

  他說,為(wei) 了國家的發展、西藏的發展,每一個(ge) 人都在努力,且是現在進行時。“懷著感恩的赤心,我也想盡最大努力為(wei) 祖國、為(wei) 西藏人民服好務。”


圖為(wei) 2019年5月,謝文•根多獲得的榮譽證書(shu)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2020年1月8日,謝文•根多參觀《“風雨同舟60年西藏自治區政協成立60周年主題展》 攝影:王媛媛

  2019年5月,謝文•根多將自己收藏的380餘(yu) 件文物文獻捐贈給了有關(guan) 部門。他為(wei) 自己的捐贈行為(wei) 感到非常驕傲,說隻有交給政府,才能讓根多活佛世係以及昌都地方政治、經濟等方麵的文物檔案文獻資料發揮更大的價(jia) 值。“做這件事情,我覺得心裏非常平和、安靜。”

  坐在自家客廳沙發上,這位外表酷似西方人的歸國藏胞,就這樣用藏語講述著他的過往曾經。他說:“如果,沒有離開;如果,能在這裏長大,該有多好。”

  好在,漂泊半生,終於(yu) 回來了,這是最幸福的事情。(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王媛媛)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