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原創

四川理塘縣卡娘村:村史館裏看變遷

葉強平 紮西曲批 發布時間:2020-01-17 19:10: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藏式杠杆、炒芥麵用勺、馬鞍、片木頭、春米棒槌……1月1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甲窪鎮卡娘村村史館,村支部書(shu) 記澤旺給年輕村民和兒(er) 童介紹“老物件”。


圖為(wei) 村民觀看村史館

  小小的村史館,雖然麵積不大,卻像一個(ge) 百寶箱。10多件不同年代的老物件被整齊地碼放在展示桌上,這些物品不僅(jin) 記錄著卡娘村發展變遷的曆史,也承載著村民的時代記憶。

  通過圖片和實物,充分展示了卡娘村過去的生活、風俗和農(nong) 耕文化,再現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村子由貧窮走向富裕、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的艱辛奮鬥曆程。

  據四川師範大學下派卡娘村駐村工作隊員介紹,這裏陳列的生產(chan) 工具、生活用品、農(nong) 用器械等都是70多年來卡娘村村民們(men) 曾經用過的,是以前生活方式的見證。學校在村裏建村史館,目的是通過老物件給年輕人講講過去的故事,讓下一代了解曆史,不要忘本。

圖為(wei) 村史館

  村民多吉表示:“看到村史館陳設的東(dong) 西,不知不覺地想起了父輩那時艱苦和樸實的生活,如今我們(men) 家鄉(xiang) 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活越來越美好了,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了,環境更優(you) 美了,感覺變化很大,所以我們(men) 要更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雖然村史館裏的老物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記錄曆史、傳(chuan) 承根脈。這座普通的村史館不僅(jin) 印證了時代的變遷、社會(hui) 的進步,更是讓村民產(chan) 生情感交融的載體(ti) 。澤旺滿臉喜悅地說:“史館能讓我們(men) 老百姓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xiang) ,特別是讓在外麵的人有一種歸屬感,讓我們(men) 的後一代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圖為(wei) 村史館

  甲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尼瑪澤仁說:“我們(men) 把村史館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源泉,通過展示鄉(xiang) 土文化和民俗風情,增強群眾(zhong) 在新農(nong) 村發展中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和自豪感,讓這種鄉(xiang) 情在我們(men)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新利平台 通訊員/葉強平 紮西曲批)

(責編: 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圖說西藏變遷:用鏡頭記錄輝煌巨變

    西藏自治區自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下,經過各族人民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西藏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藏各族人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詳細]
  • 四次“搬家”見證幸福變遷

    做為改革開放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我們要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建設好祖國這個“大家”多做貢獻,助力民族複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詳細]
  • 草地縣的變遷:色達建成全國海拔最高創業孵化基地

    2017年10月30日,色達縣“金馬眾創空間”正式投入運營,平台重點孵化“犛牛肉及酸奶製品、格薩爾彩繪石刻、民族服飾、醫用氧氣、中藏藥飲片”五個特色產業項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