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走基層】創新養殖模式,一群崗巴羊讓他們脫了貧

發布時間: 2020-01-19 17:19: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木拉鄉(xiang)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東(dong) 南部,距縣城195公裏,是全縣海拔最高的鄉(xiang) 。南與(yu) 日喀則市崗巴縣相接,相似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造就了這裏的綿羊品種也以崗巴羊為(wei) 主。


圖為(wei) 薩迦縣木拉鄉(xiang) 傳(chuan) 統的放牧方式

  長期以來木拉鄉(xiang)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從(cong) 事著以牧業(ye) 為(wei) 主半農(nong) 半牧形式的生產(chan) 生活,按照傳(chuan) 統的散養(yang) 養(yang) 殖方式發展牧業(ye) 。往往一隻羊從(cong) 出生到出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較長的養(yang) 殖周期導致群眾(zhong) 很難靠其增收致富,也間接阻礙了全鄉(xiang) 牧業(ye) 經濟發展。


圖為(wei) 薩迦縣帕巴崗巴羊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2019年5月,薩迦縣帕巴崗巴羊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正式投入運行,以“支部+企業(ye) +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進行營運。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以羊、草場等方式入股,合作社統一進行養(yang) 殖、銷售,年底再按股權分紅給群眾(zhong) 。截至目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入股羊數量達8310隻,參股戶數113戶,2019年合作社共實現增收80萬(wan) 元,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人數達69人,每人每月經濟增收達3000餘(yu) 元。


圖為(wei) 合作社內(nei) 養(yang) 殖的崗巴羊

  談到當初如何轉變農(nong) 牧民的思想,木拉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旺堆說:“2019年年初,我們(men) 組織了6個(ge) 行政村的支部書(shu) 記、主任、致富帶頭人以及中大養(yang) 殖戶代表,先後赴日喀則市崗巴縣、康馬縣、昂仁縣、仲巴縣、薩嘎縣等地觀摩學習(xi) 養(yang) 羊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回來之後,深入群眾(zhong) 身邊耐心細致地講解其他地區規模化、標準化養(yang) 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情況,教育群眾(zhong) 適應新時代牧業(ye) 發展趨勢,帶動經濟增收,助推脫貧攻堅。”


圖為(wei) 合作社內(nei) 的崗巴羊

  從(cong) 此,新生代的崗巴羊告別了祖輩無憂無慮、漫山散步的悠閑日子,開始養(yang) 膘、鍛煉,長成了一隻隻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心心念念的脫貧致富羊。如今,一隻崗巴羊8個(ge) 月便可出欄,給合作社帶來效益的同時增加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收入。

  把羊和草場入股到合作社裏,家住在合作社附近扶貧搬遷房的確列再也不用跟著羊群風裏來、雨裏去的滿山跑。確列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將家中的20隻羊入了股,第一年有1800元的分紅。不再需要放羊的他自學了電焊技術,2019年一年打工就掙了4萬(wan) 元錢,同時還添置了一輛運輸車當上了“小老板”,雇了個(ge) 司機開始跑運輸,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


圖為(wei) 確列在合作社內(nei)

  據了解,接下來合作社將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下設畜產(chan) 品加工社、勞務輸出社、生態環境社等分社。充分利用貧困戶富裕勞動力加工羊毛、奶渣、酥油等副產(chan) 品,形成了一條龍的產(chan) 業(ye) 鏈條,進一步打造特色品牌,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脫貧不再返貧提供保障。(新利平台 記者/趙耀)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