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er) 童的成長關(guan) 乎社會(hui) 的未來,兒(er) 童的幸福和權利始終是世界範圍內(nei) 備受關(guan) 注的問題。然而在美國,在高高聳立的自由女神像腳下,自幼缺乏關(guan) 愛、生存維艱的兒(er) 童卻隨處可見。
《兒(er) 童權利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於(yu) 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屆聯合國大會(hui) 上通過並開放給各國簽字、批準和加入。其中規定了兒(er) 童的政治、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權利,《兒(er) 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自詡為(wei) “人權衛士”的美國,卻是全世界唯一未批準該公約的國家。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中,大量來源於(yu) 美國媒體(ti) 的數據,讓世界再次看到,美國兒(er) 童人權得不到保障的現象觸目驚心。
美國兒(er) 童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得不到解決(jue) ,生活朝不保夕。美國兒(er) 童保護基金批評道:“在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居然還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er) 童每天都不得不麵對無比殘酷的現實——下頓吃什麽(me) ,今晚睡哪裏?”
《國會(hui) 山報》網站2019年11月18日報道,盡管世界範圍內(nei) 的極端貧困人口數量已急劇下降,美國的兒(er) 童貧困人口比例卻與(yu) 30年前的水平大致相同。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美國仍有1280萬(wan) 名兒(er) 童生活在貧困之中,5歲以下的貧困兒(er) 童多達350萬(wan) ,其中160萬(wan) 生活在極端貧困中。比如:美國東(dong) 南部被稱為(wei) “鮮花盛開的地方”的佛羅裏達州每100名兒(er) 童裏就有超過20名生活在貧困中。當然,這不是個(ge) 例。在美國加利弗尼亞(ya) 120萬(wan) 兒(er) 童生活在低收入社區。當“如何活下去”成為(wei) 問題的時候,獲得良好的教育、健康的食物、完善的醫療服務都成為(wei) 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短暫火光中看到的“夢”。
“白人從(cong) 5歲開始就將非洲裔男孩與(yu) 暴力、危險、敵意和攻擊性等聯係在一起。”《心理科學》雜誌發表的這項研究成果發出了一個(ge) 令人心痛的信號——歧視與(yu) 被歧視不僅(jin) 都存在代際傳(chuan) 遞,也將如影隨形地影響人的一生。
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2018年6月22日曾報道:一名來自薩爾瓦多的13歲少年稱,當他試圖逃離收容所時,被工作人員毆打致傷(shang) ,還被注射了“讓他平靜下來”的藥物。一份法庭記錄顯示,一名11歲女孩稱,她每天被要求服用10粒藥片,服藥後會(hui) 感到頭痛、食欲不振和惡心。在弗吉尼亞(ya) 州雪蘭(lan) 多亞(ya) 山穀青少年收容中心,兒(er) 童被工作人員嘲弄、用筆刺傷(shang) 、搶走衣服和床墊,甚至戴上手銬。在印第安納州,僅(jin)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就有65名兒(er) 童因受虐而死。
在美國,上述事件此起彼伏,無數兒(er) 童自幼身處暴力、欺淩、虐待和毒品的威脅中。根據聯合國報告,美國關(guan) 押了超過7萬(wan) 名移民兒(er) 童,是世界上拘禁移民兒(er) 童數量最多的國家。2019年,美墨邊境有5500名兒(er) 童被迫與(yu) 家人分離並被強行關(guan) 押。這些兒(er) 童被拘留時間長,拘留條件惡劣,缺乏食物和水,沒有醫療保障,健康狀況堪憂。美國此舉(ju) 造成嚴(yan) 重的人道危機。
這一切足以證實,在美國,兒(er) 童的人權保障已成為(wei) 亟待解決(jue) 、卻被置若罔聞的問題。冷酷無情而長於(yu) 欺騙、撒謊、偷竊的美國政客降低的是一個(ge) 國家的溫度。當世界各國都在加大保障兒(er) 童權利力度之時,美國如此踐踏兒(er) 童權利的行為(wei) 愈加顯得卑劣可恥,是對人權的最大踐踏。(新利平台 文/澤仁措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