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縣走出農村危房改造新路子,1387戶群眾圓安居夢
新利平台訊 春日的甘孜縣,微風習(xi) 習(xi) ,處處新綠,生機盎然。走進斯俄鄉(xiang) 霍古都村,一座座用鋼結構加固改造的老舊危房換了新顏,引人注目。
“之前的房子因為(wei) 建設較早,房子木柱、木梁都出現了一定的腐朽,出現了地基下沉、牆體(ti) 開裂的情況,如今通過抗震加固以後,房屋達到了安全住房的標準!”村民拉姆康珠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了下來。
圖為(wei) 改造前的危房
今年67歲的拉姆康珠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四口人,所住房屋為(wei) 土木結構的老舊房,由於(yu) 所建年代久,居住時間長,被確定為(wei) C級危房。一直以來,拉姆康珠家以種地和外出務工為(wei) 生,經濟來源有限,沒有足夠的資金維修房屋。2017年,甘孜縣針對農(nong) 村困難群眾(zhong) 危房改造中存在的問題,在全州率先提出了對危房中損壞程度較低的房屋進行維修加固的思路。拉姆康珠的房子被列其中。
圖為(wei) 加固後的住房
“加固改造花錢少,見效快,周期短……”拉姆康珠向筆者介紹,房子從(cong) 開始維修加固到改造完成,享受了2萬(wan) 元加固補助資金和2千元風貌改造資金,自己基本沒有掏錢,大大減輕了負擔。在甘孜縣,像拉姆康珠一樣,享受到農(nong) 村危房改造政策的群眾(zhong) 還有很多。
近年來,該縣針對農(nong) 村危房存量大、建房成本高的問題,累計投入資金3449萬(wan) 元,對全縣22個(ge) 鄉(xiang) (鎮)1387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農(nong) 牧民住房進行排危加固,確保農(nong) 牧民住房安全有保障,走出了一條農(nong) 村危房改造新路子。
“抗震加固模式,主要是解決(jue) 群眾(zhong) 自籌資金能力低的問題。”甘孜縣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更登介紹說,該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住房多為(wei) 藏式棒柯土木結構,普遍較為(wei) 老舊,木材受潮及腐朽情況較為(wei) 突出,房屋抗震設防能力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近年來,該縣把農(nong) 村危房改造作為(wei) 脫貧攻堅“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中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內(nei) 容,結合實際,創新推廣實施危房加固維修,倡導和鼓勵農(nong) 戶優(you) 先采用加固維修的方式解決(jue) 住房安全問題,盡量不拆除翻建,減輕群眾(zhong) 負擔,避免農(nong) 戶因建房致貧、返貧。
據了解,甘孜縣聘請專(zhuan) 業(ye) 鑒定機構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了全覆蓋識別鑒定,按照“以房找人、以戶找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逐戶調查,保證所有操作程序都在“陽光”下進行;堅持把“有居、宜居”的理念注入危房改造全過程,解決(jue) 了困難群眾(zhong) “最危險住房、最困難群眾(zhong) ”住有所居的實際問題。
安居才能樂(le) 業(ye) 。甘孜縣致力於(yu) 讓“民生安居”夢想照進現實,廣大住房困難家庭通過政府保障,真正實現從(cong) “憂居”到“優(you) 居”的轉變,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生活。(新利平台 通訊員/李珍蘭(l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春耕不違農時 四川甘孜縣正全力展開萬畝青稞良種基地建設
今年3月初,甘孜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協調完成用土地流轉工作,今日已正式啟動建設甘孜州青稞良種繁育示範基地。[詳細] -
四川甘孜縣2100萬小額信用貸款送到田間地頭
3月18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斯俄鄉霍古都村活動室,貧困戶蘇吉降措在該縣信用社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忙著辦理貸款相關手續,不到半小時的時間,5萬元的貸款就打到了他的帳戶上。[詳細] -
四川甘孜縣防“疫”脫貧兩手抓
抗“疫”不鬆勁,戰“貧”不停步。近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駐村工作隊討論最多的就是防疫高招和脫貧點子,他們奔赴在全縣129個行政村戰“疫”又戰“貧”,防“疫”脫貧工作都是硬仗,都要打贏。 [詳細] -
四川甘孜:分層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衛生員培訓
為有效保障各行業複工複產複學工作的順利推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自3月6日開始分類別、分批次對工礦企業、餐飲行業、公共場所、教育係統、特殊場所、醫療衛生單位及縣鄉機關單位等行業(單位)的141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