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原創

嘎拉風中的青春堅守

劉戀 發布時間:2020-03-25 21:39: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一年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嘎拉邊境檢查站隸屬西藏自治區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是從(cong) 日喀則市進出邊境縣城亞(ya) 東(dong) 途中最繁忙的檢查點,地處康馬縣康馬鎮,海拔4300多米。當地老百姓時常調侃到:日喀則有“三寶”——崗巴縣的羊,亞(ya) 東(dong) 縣的魚,康馬縣的風……而康馬的風,又以嘎拉邊境檢查站至嘎拉鄉(xiang) 這個(ge) 區域最具“特色”。


圖為(wei) 嘎拉邊境派出所民警雪中執勤

  初次見麵 邂逅“嘎拉黑”

  “您好,請出示證件”“帶好證件,請慢走”……親(qin) 切的關(guan) 心問候,嚴(yan) 格的24小時雙向檢查,民警們(men) 仔細嚴(yan) 謹核對人車信息,檢查車輛上的物品,不疏漏任何一個(ge) 檢查細節……不管白天還是黑夜,總能看見嘎拉邊境檢查站民警們(men) 堅守崗位的身影。

  嘎拉的風催人老,紫外線毒辣無情,午後強烈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執勤民警們(men) 的模樣,看上去都比實際年齡大一些。強烈的紫外線,呼嘯的寒風,多變的天氣,在他們(men) 的麵容上留下了印記。長期的執勤生活,讓1999年出生的年輕檢查員魯大章竟也有了一張“飽經風霜”的臉龐和一雙布滿老繭的雙手。魯大章開玩笑說,家裏人給他介紹對象時,說的都是,這孩子啥都好,隻是在西藏呆久了,變黑了,看起來顯老。31歲的“黑臉檢查員”周喜文已經堅守在嘎拉站6年了,每每說他黑,他就憨憨地一笑說,“黝黑的臉龐我覺得很酷,就像明星古天樂(le) 一樣!用時尚的話來說,這‘嘎拉黑’就是網紅色嘛,我以黑為(wei) 榮!你們(men) 也會(hui) 像我一樣慢慢變成‘嘎拉黑’的!”1991年出生的民警格桑羅布在嘎拉邊境檢查站呆了8年,8年的執勤生活,讓格桑羅布對戰友們(men) 臉上的顏色變化再熟悉不過了——剛來站裏,多數都是臉龐白皙,1個(ge) 月後,白裏透紅;3個(ge) 月後,紅裏透黑;一年下來,黑裏透亮……


圖為(wei) 嘎拉邊境檢查站民警奮戰在抗疫一線

  苦中有樂(le) 這邊“風”景獨好

  鋁合金宣傳(chuan) 板被吹倒,不鏽鋼旗杆被吹彎,宣傳(chuan) 橫幅被吹得過不了夜……嘎拉邊境檢查站的風從(cong) 不讓人失望。嘎拉的風永遠來得很準時,從(cong) 吃完午飯開始,一直到淩晨,嘎拉的風是固執而又倔強的。跟檢查站的民警們(men) 一聊,這才發現,原來大家都跟“嘎拉的風”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

  “一種青春與(yu) 另一種青春之間,可能隔著上千公裏,也可能隔著一大片風。”2019年從(cong) 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報考到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來的新警龍家亮說道。“在廣西的生活與(yu) 在西藏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進藏培訓結束後,我被分配到了嘎拉邊境檢查站。我一來,這嘎拉的風就給了我一個(ge) ‘下馬威’,當時我正在執勤現場為(wei) 過往車輛發放政策法規宣傳(chuan) 單,一場毫無預兆的沙塵暴席卷而來,刹那間,我的宣傳(chuan) 單被狂風毫無情麵刮得‘說散就散’。這嘎拉的風,不僅(jin) 刮得狂暴,內(nei) 容還豐(feng) 富,小石子、沙塵要啥有啥!空氣中彌散的沙塵變著法子往鼻子裏硬鑽,咽進去的每一口口水都有一股澀澀的塵土味道,細細的沙子打在臉上生疼。我的臉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黑,還真不是被太陽曬得,還真的是被這裏的風給刮黑的……”

  “在執勤現場的我們(men) 都成了追風的少年。”見習(xi) 民警周喜文說道:“在執勤現場,我們(men) 經常與(yu) 這陣風較量,剛到檢查站沒有經驗,風一吹,帽子就在空中淩亂(luan) 地飛,有時去河裏撈帽子,有時上房頂找帽子,有時得去百米開外的農(nong) 田裏撿帽子。後來,時間長了,掌握了技巧,把帽子壓到最低,勒到最緊,這風呀,也就吹不走我們(men) 的帽子啦。下勤後這額頭上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就足以證明這風的威力。”。

  “嗚嗚的風聲吵得我們(men) 睡不著覺是常事。一天晚上,淩晨2點多,嘎拉的風來了精神,風聲竟吹出了氣勢磅礴的節奏,反正也睡不著,我們(men) 幾個(ge) 戰友就意氣風發來了個(ge) 《黃河大合唱》,這風聲伴著歌聲再伴著戰友情,竟別有一番滋味,讓我難忘至今!”見習(xi) 民警肖玉其說道。

  “檢查站對麵曾經有一個(ge) 板房搭建的軍(jun) 人服務社,2018年的一天早晨,起來執勤的我發現服務社的房頂竟然不翼而飛了,我們(men) 一群人找了半天,結果發現房頂在年楚河上漂著……這調皮的風呀……”民警周洋笑著笑著的說道。民警們(men) 總是把艱苦的自然環境講述得“如詩如畫”,從(cong) 他們(men) 的言談中,聽不出一絲(si) 苦的味道。

  雖有大風 心中卻無風

  “風雪交加是常態,風雪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同舟是姿態。隻要我們(men) 把信仰的‘種子’植入靈魂,把忠誠的‘根子’融入血脈,就能迎風挺立,自強不息。”嘎拉邊境檢查副站長紮西平措在站務會(hui) 上這樣說道。“我喜歡雪後的嘎拉,一場大雪過後,再來一場沙塵暴,白雪混著沙子的景色像極了一杯卡布奇諾。我也喜歡我們(men) 站裏的每一個(ge) 民警,因為(wei) 大家都有一種無所畏懼的氣質,雖有大風,心中卻無風……”嘎拉邊境檢查站副站長楊淋說道。

  “我最害怕太陽曬不到的嘎拉站的冬天,也怕風大的執勤現場,但我喜歡過往遊客臉上滿意的笑容,這兒(er) 雖然風大,可你不知道,這裏的日出、日落有多美,你更不知道,這裏的星空有多美。這漫天的繁星,如同遠方的萬(wan) 家燈火。守在這裏,我們(men) 心安!”這是民警旦增晉美寫(xie) 在日記本裏的一段話。

  對於(yu) 嘎拉邊境檢查站的民警們(men) 而言,這是“麵朝黃沙,背靠榮耀”的青春,也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青春。嘎拉的風見證了一代代嘎拉人的無悔忠誠,嘎拉的風折射出一代代嘎拉人的時代擔當。嘎拉,也因為(wei) 這群年輕民警的青春堅守,變得熱氣騰騰。(新利平台 通訊員/劉戀)

  

(責編: 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