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綻放吧,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回憶我的父親於鳳山在四川甘孜的戰鬥歲月(下)

發布時間: 2020-04-06 23:12:00 來源: 新利平台

  三、 再駐甘孜 情係軍(jun) 郵

  父親(qin) 在西藏第一村崗托九兵站軍(jun) 郵站工作了近一年,上級為(wei) 了加強波密分工委軍(jun) 郵工作,一紙調令把父親(qin) 調到了波密警備區搞軍(jun) 郵工作。上級領導找父親(qin) 談了話,安排他擔任波密警備區軍(jun) 郵支局下屬的一個(ge) 軍(jun) 郵站站長兼任波密分區機關(guan) 支部委員。剛一上任,父親(qin) 就聽說波密分工委書(shu) 記、波密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名叫苗丕一,是山西長子縣人,待人非常熱情,沒有官架子。當時,父親(qin) 忙於(yu) 熟悉軍(jun) 郵站新環境,處理南來北往的軍(jun) 郵信件、加急文件,沒有顧得上去拜會(hui) 這位大首長老鄉(xiang) 。不過父親(qin) 心中也不斷嘀咕:“人家那麽(me) 大的官,不一定願意搭理我這個(ge) 小老鄉(xiang) 。”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讓父親(qin) 結識了這位首長。一次,父親(qin) 軍(jun) 郵站收到了一封加急文件,郵件上標識要求分工委書(shu) 記親(qin) 啟。當父親(qin) 把郵件送到苗書(shu) 記辦公室時,秘書(shu) 說苗書(shu) 記到下麵視察工作去了,距離機關(guan) 所在地六十多公裏,估計今天不一定回得來,機關(guan) 又抽調不出人手去送,怎麽(me) 辦?十萬(wan) 火急,一刻也不能耽誤。父親(qin) 帶上一位軍(jun) 郵人員,把加急文件裝好,騎上馬,向苗書(shu) 記視察的地方疾馳而去。途中,他們(men) 遭遇了土匪,兩(liang) 人一邊還擊,一邊伺機擺脫敵人。傍晚時分,曆經近四個(ge) 小時把文件安全送到。當苗書(shu) 記看完這份文件後,意識到了當時事態的嚴(yan) 重性、緊迫性,當場表揚了父親(qin) 和他的那位戰友。他說:“幸虧(kui) 你們(men) 送得及時,要不然就誤大事了。”隨後,苗書(shu) 記顧不上處理其它事情,騎馬連夜趕回駐地機關(guan) 處理緊急事務。沒想到,事後兩(liang) 人受到波密分工委、警備區司令部的大力表彰,還立了三等功。


圖為(wei) 五十年代於(yu) 鳳山從(cong) 事軍(jun) 郵(機要)時的留影

  父親(qin) 在波密軍(jun) 郵站前前後後工作了將近三年,盡管環境艱苦,工作強度大,責任重大,但他始終牢記入黨(dang) 誓言,牢記初心,在工作中踐行著初心。波密工作期間,父親(qin) 多次聆聽苗書(shu) 記的講話和悉心教導。苗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對父親(qin) 說:“小於(yu) ,你年齡還很小,要不斷學習(xi) 文化知識和藏文,要多熟悉藏族群眾(zhong) 的風俗習(xi) 慣;軍(jun) 郵工作很重要,不能馬虎。”看得出來,苗書(shu) 記很喜歡他這個(ge) 山西小老鄉(xiang) 。在苗書(shu) 記的關(guan) 心和鼓勵下,父親(qin) 的思想進步很大,軍(jun) 郵站工作搞得很出色。


圖為(wei) 1955年於(yu) 鳳山在甘孜被授大尉銜

  正當父親(qin) 在波密軍(jun) 郵站工作幹得有聲有色時,1955年1月的一天,父親(qin) 又接到一份調令,調他到解放軍(jun) 成都至拉薩線甘孜辦事處軍(jun) 郵站任站主任,負責辦事處軍(jun) 郵站一切事務。父親(qin) 沒有半點猶豫,拿上調令,交接完波密軍(jun) 郵站工作,沒有來得及向老首長苗書(shu) 記辭行,第二天隨即揚鞭策馬,日夜兼程,趕赴甘孜辦事處軍(jun) 郵站上任。

  由於(yu) 甘孜處於(yu) 康區進入西藏的東(dong) 南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甘孜軍(jun) 郵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西藏與(yu) 內(nei) 地聯絡的中樞。正因為(wei) 如此,辦事處領導多次來軍(jun) 郵站督查工作,父親(qin) 每次在軍(jun) 郵站會(hui) 上都要強調軍(jun) 郵的重要性。他說:“不論是戰士們(men) 的往來家信,還是公務郵件同樣重要。”軍(jun) 郵站每天晚上都要開總結會(hui) ,總結一天工作情況,收到多少郵件,發出去多少,押運郵件的幾個(ge) 組按時回來沒有。押運組長們(men) 還要匯報送郵件情況,包括路途遇到的突發事件。軍(jun) 郵站的工作可謂事無巨細,責任重大無小事,丟(diu) 掉一封普通信件,都要追究責任。

  當時,康區形勢不容樂(le) 觀,匪患很嚴(yan) 重,不時威脅著軍(jun) 郵站押運員的生命安全,不像內(nei) 地到處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但是,大家思想覺悟都很高,不懼危險,克服高原缺氧、生活不便等困難,不怕苦不怕累,日複一日奔波在康藏線上。在送郵件的路途中,往往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路上經常受到土匪的騷擾。兩(liang) 位押運員騎著馬,趕著四五隻犛牛,每個(ge) 犛牛身上馱著兩(liang) 個(ge) 大馱子,緩慢行進,送一趟有的時候需用8-10天的時間。不過,公務加急郵件或文件,就得騎馬加急送,為(wei) 了安全,甚至用三輪摩托車,或吉普車押送。

  利用休息間隙,父親(qin) 還組織軍(jun) 郵站工作人員到甘孜鎮藏族群眾(zhong) 居住區宣傳(chuan) 我黨(dang) 我軍(jun) 的方針政策,用實際行動讓藏族群眾(zhong) 相信黨(dang) 、相信“金珠瑪米”(解放軍(jun) ),不要受任何壞分子的挑唆與(yu) 解放軍(jun) 搞對立。宣傳(chuan) 的效果很不錯,經過駐軍(jun) 的共同努力,漢藏一家親(qin) 、軍(jun) 民魚水情的紐帶在不斷加強。能為(wei) 漢藏團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親(qin) 與(yu) 軍(jun) 郵站的戰友們(men) 由衷地高興(xing) 。因為(wei) 他們(men) 的心願就是讓所有藏族群眾(zhong) 擺脫農(nong) 奴主的欺壓,過上衣食無憂的辛福生活,讓藏族群眾(zhong) 的鍋莊舞在雪域高原歡快地舞起來,讓漢藏世代團結,結出碩果累累,讓美麗(li) 的格桑花開遍雪域高原。

  父親(qin) 說,原十八軍(jun) 政委譚冠三曾說過這麽(me) 一句話:“你們(men) 記住,此去西藏,如果我為(wei) 西藏獻身了,請一定把我的骨頭埋在西藏。”這句話深深感染了他,在他的心中紮下了根,激勵著他守初心、踐初心,為(wei) 藏漢和諧、穩定、團結無怨無悔地戰鬥在康藏線上。(新利平台 文/於(yu) 雁軍(jun) )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