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援藏情深潤心田

發布時間:2020-04-08 21:41: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61周年。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命運的偉(wei) 大跨越,百萬(wan) 農(nong) 奴獲得了翻身解放,成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的主人,實現了真正當家作主。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人類發展史上的偉(wei) 大奇跡。

  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民主改革61年來,黨(dang) 中央在推動西藏發展穩定、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曆史進程中,製定了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為(wei) 西藏經濟持續發展、社會(hui) 持續穩定、民生持續改善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各個(ge) 重要曆史時期,中央政府廣泛動員和組織全國各省區市支援西藏,實現了互幫互助、共同繁榮發展。改革開放後,中央政府對西藏的幫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先後於(yu) 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2015年召開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不斷完善支持西藏發展的一係列特殊優(you) 惠政策。

  各省區市、大中型企業(ye) 對西藏的支援始於(yu) 20世紀60年代。改革開放後,發達省(市)支援西藏的力度不斷加大。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確定了“全國支援西藏”的方針和“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模式,為(wei) 西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15年以來,來自全國的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wei) 西藏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chan) 業(ye) 援藏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位於(yu) 年楚河畔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一直有“西藏糧倉(cang) ”的美譽,肥沃的土地、勤勞的人民、便利的交通為(wei) 白朗縣開展果蔬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20年前山東(dong) 援藏幹部把溫室大棚帶入白朗縣,20年後山東(dong) 援藏幹部仍然奮戰在一線,白朗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鞠正江就是其中一員。

  “現在我們(men) 要把大棚蔬菜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標準化,提高市場占有率,為(wei) 白朗縣群眾(zhong) 打造一條致富快車道。” 白朗大棚蔬菜種植由山東(dong) 省濟南援藏幹部引進,從(cong) 1998年試種植開始,經曆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目前,全縣蔬菜大棚總數達到5000多座,參與(yu) 群眾(zhong) 3300餘(yu) 戶,可以說全縣三分之一的群眾(zhong) 受惠於(yu) 果蔬種植產(chan) 業(ye) ,果蔬種植產(chan) 業(ye) 也成為(wei) 該縣的第一大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20多年來,白朗縣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將發展白朗蔬菜作為(wei) 調整農(nong) 業(ye) 結構、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0多年間,對口援藏工作在內(nei) 地與(yu) 雪域高原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60多年來,西藏翻身農(nong) 奴從(cong) “當牛做馬”到“當家作主”,成了自己和民族命運的掌舵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黨(dang) 中央的特殊關(guan) 懷,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援助。

  教育醫療“組團式”援藏持續改善民生

  61年來,西藏自治區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教育惠民政策,著力解決(jue) 學生“願上學”“能上學”“上好學”的問題,為(wei) 農(nong) 牧民和困難家庭子女圓了上學夢。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建成從(cong) 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15年免費教育體(ti) 係。農(nong) 牧民子女享受包吃、包住、包學費的“三包”政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還可以免費上大學。

  於(yu) 2016年啟動的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切實發揮援藏團隊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提高受援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的優(you) 勢和效應逐步顯現,使西藏自治區各族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的教育,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教育援藏團隊還積極開展送教下鄉(xiang) 、集中培訓、遠程教育信息技術等,輻射帶動縣級以下中小學的管理及教學能力,擴大“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影響麵和覆蓋麵,最終實現由教育“輸血”變 “造血”的飛躍。

  啟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以來,中央組織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確定北京協和醫院等8家牽頭單位和65家包科醫院,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地市人民醫院。

  近日,第五批援藏醫療隊成員魏紅濤,在拉薩市人民醫院為(wei) 患者開展了經內(nei) 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手術,成功取出膽總管結石。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他的辛苦付出讓眾(zhong) 多被疾病困擾的群眾(zhong) 重燃希望。

  民主改革以來,西藏自治區在黨(dang) 中央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醫療衛生事業(ye) 已經形成了藏、中、西醫結合的衛生體(ti) 係,改擴建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藏醫院,新建了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西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圓滿完成並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填補了全國唯一沒有獨立建立自治區級婦女兒(er) 童醫院的空白。同時,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並逐步建立以免費醫療為(wei) 基礎的農(nong) 牧區醫療製度,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戰略合作,讓西藏人民享受到頂尖的智慧醫療服務。(新利平台 綜合/趙二召)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