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拉薩卡如鄉“農業+旅遊”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發布時間: 2020-04-21 20:50: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高原4月,雅魯藏布江中遊遍布春意。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西大門——尼木縣卡如鄉(xiang) ,當地群眾(zhong) 正在溫泉驛站、養(yang) 雞場、種植園區等地忙碌。

  “農(nong) 業(ye) +旅遊”的發展路子,讓這個(ge) 藏語意為(wei) “鬥形”,寓意地形陡峭難行之地迎來了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春天。當地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ye) ,摘掉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圖為(wei) 鮮花掩映、樹木葳蕤中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卡如鄉(xiang) 卡如村(2019年9月)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卡如鄉(xiang) 卡如村的千年核桃樹(2019年9月) 攝影:王媛媛

  “沒來這裏時,我都是在工地打工。幹的活兒(er) 又累又髒不說,家裏也照看不了。現在在這裏工作,不出家門就能賺錢。”溫泉驛站裏,嘎瑪卓瑪正在擦拭桌麵,為(wei) 遊客的到來做好準備。她相信通過自己的奮鬥,今後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

  2018年底,卡如鄉(xiang) 依托援藏資金開工建設溫泉驛站,並於(yu) 2019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汩汩溫泉旁,環繞著各色綠植,置身其中讓人頓覺心情愉悅。藏地美食、休閑娛樂(le) 、體(ti) 驗民俗,投入運營以來,這裏成為(wei) 市民遊客周末節假日的遊玩好去處。

  2019年溫泉驛站發放員工工資60萬(wan) 元,為(wei) 當地村民分紅45萬(wan) 元,實現村民戶均增收近萬(wan) 元。

  溫泉驛站運營良好的同時,當地還通過成立卡如鄉(xiang) 加納日綠色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改變以往單一種植青稞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結構,引進多個(ge) 大桃品種、養(yang) 殖藏雞等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讓當地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上班就業(ye) 拿工資。

  “農(nong) 業(ye) +旅遊”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路子,也讓82歲的德慶白珍吃上了“旅遊飯”。2017年卡如鄉(xiang) 卡如村發展旅遊業(ye) ,村裏勸說德慶白珍一家釀造青稞酒,銷售給遊客。

  261平方米的兩(liang) 層藏式小院,底層的牛圈改成了青稞酒坊。每4天,德慶白珍要釀造一次青稞酒。醇香的青稞酒成了遊客們(men) 品嚐佳釀、了解藏文化的一扇窗口。靠著遊客品嚐、購買(mai) 青稞酒,德慶白珍一家每月的收益超過了2000元。


圖為(wei) 德慶白珍家的青稞酒坊(2019年9月)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卡如鄉(xiang) 卡如村幹淨整潔的石板村道(2019年9月) 攝影:王媛媛

  溫泉驛站裏、藏雞養(yang) 殖場裏、蟠桃等種植園區中,處處都是卡如鄉(xiang) 人忙碌的身影。生態宜居的環境,讓都市人紛至遝來,體(ti) 驗“向往的生活”。不斷發展壯大的集體(ti) 經濟,也讓當地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增收。昔日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小山溝正進入大眾(zhong) 視線,一顆緊鄰國道318線上的旅遊明珠正漸現光芒。(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