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四川甘孜縣讓邊遠牧區孩子享受公平優質教育

發布時間: 2020-04-27 22:02: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4月的甘孜,陽光和煦,碧空如洗。行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邊遠牧區,一棟棟嶄新的牧區寄宿製學校樓房巍然矗立,一麵麵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首首幸福讚歌響徹康巴大地……


圖為(wei) 甘孜縣邊遠牧區學校教學樓

  4月24日,在甘孜縣邊遠牧區育才學校,來自該縣偏遠牧區、以前靠騎馬兩(liang) 個(ge) 多小時上學的三年級七班學生次稱尼瑪坐在多媒體(ti) 教室,認真地看老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次稱尼瑪於(yu) 去年9月份轉入育才學校,談起和以前學校的差別,他說:“以前的學校位於(yu) 200多公裏外的牧區,學校很小,設施簡陋。現在的學校有很大的教學樓、操場,還有食堂,從(cong) 來沒有見過這麽(me) 好的學校,在這裏特別興(xing) 奮。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像他一樣,在這所學校,來自該縣10個(ge) 鄉(xiang) (鎮)邊遠牧區的1717名學生享受到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帶來的實惠。


圖為(wei) 甘孜縣民族中學教師在進行多媒體(ti) 教學

  辦好公平優(you) 質教育,特別是加強民族教育方麵,甘孜縣邊遠牧區育才學校的老師們(men) 感受頗深,老師用多媒體(ti) 教學“像看電影一樣,自己記得很快”。據甘孜縣教育體(ti) 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縣屬於(yu) 四川省深度貧困地區,邊遠農(nong) 牧區的達通瑪片區、東(dong) 穀片區、紮科鄉(xiang) 、下雄鄉(xiang) 因人口較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留守兒(er) 童較多,加之受地理環境和農(nong) 牧民生活習(xi) 性等影響,學生季節性流失加重,教師工作環境差、流動大等原因,教學質量常年低下且得不到有效提升。為(wei) 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該縣約有1000名有條件的群眾(zhong) 在甘孜縣城租房陪讀。為(wei) 改變這一現狀,加強教育扶誌扶智,讓適齡兒(er) 童接受優(you) 質教育,2017年,甘孜縣投資1.2億(yi) 元,在縣城新城區建設了這所高品質、全日製的現代化公辦小學,2019年9月學校全麵竣工並投入使用。目前,學校共有教職工170名,36個(ge) 教學班,學生1717人。


圖為(wei) 甘孜縣民族中學畫室

  “邊遠牧區育才學校的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甘孜縣邊遠牧區學生鞏固率,讓適齡兒(er) 童接受城區優(you) 質教育,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問題,對提升牧民素質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該負責人介紹說。

  “一方沃土育新苗,花開遍地香滿園”。近年來,甘孜縣合理整合城鄉(xiang) 學校布局,切實解決(jue) 入學難與(yu) 升學難問題,切實解決(jue) 辦學低水平、低質量問題,實施“雙模並重、自主選擇、分類教育、質量達標、規範管理”的民族教育模式,逐步實行均衡義(yi) 務教育,逐步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ye) 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體(ti) 係,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豐(feng) 富的優(you) 質教育,實現甘孜教育發展新跨越。該縣投資1411.5萬(wan) 元,實施了11所鄉(xiang) 鎮幼兒(er) 園建設,投資1219.75萬(wan) 元,實施7所小學綜合用房、師生周轉房建設,投資1065萬(wan) 元,完成民族中學中糧教學綜合樓、甘孜縣標準足球場等建設,投資665萬(wan) 元,實施城鄉(xiang) 中小學校維修維護。同時,全麵推進“控輟保學”補償(chang) 教育+技能培訓專(zhuan) 項行動,認真落實學前教育“一免一補”、義(yi) 務教育“三免一補”、高中教育“兩(liang) 免”等惠民政策,輪崗培訓教師785人次。(新利平台 通訊員/李珍蘭(lan) )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