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致敬當代中國青年 點讚出彩青春

發布時間:2020-05-04 23:04:00來源: 新利平台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又是一年“五四”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讚揚新時代中國青年:“不畏艱險、衝(chong) 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dang) 和人民高度讚譽。我為(wei) 你們(men) 感到驕傲!”同時,他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wei) 業(ye) ,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yi) 萬(wan) 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不管是在扶貧攻堅戰中,還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人民戰爭(zheng) 中,以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及“全國優(you) 秀共青團員”“全國優(you) 秀共青團幹部”稱號獲得者為(wei) 模範代表的廣大青年,用“逆行”“堅守”詮釋“成長”“無畏”,緊握時代遞出的接力棒,發揮了當之無愧的主力軍(jun) 作用。

  戰“疫”鬥爭(zheng) 中,他們(men) 讓青春綻放榮光。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白衣執甲、勇敢逆行的隊伍中,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洪流中,在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行動中,處處都有青年人的身影。據報道,4.26萬(wan) 名援鄂醫療隊員中,“80後”“90後”占護士總數的90%。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的“90後”檢驗師白瑪赤列在馳援湖北前表示:“我是自治區疾控中心的衛生應急隊員,不僅(jin) 有現場流行病學和實驗室工作經驗,2018年還參加過中國西部流行病現場培訓班,去武漢一線我最適合。”在防疫工作前線,還有更多的青年主動出擊、不畏艱險、衝(chong) 鋒在前、舍生忘死,構築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銅牆鐵壁”,隻為(wei) 做好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人”。在抗“疫”戰爭(zheng) 中不幸犧牲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森林公安局刷經寺派出所所長阿真能周、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龍絨寺寺廟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洛絨益西被追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們(men) 用行動譜寫(xie) 了青春奮進的華彩樂(le) 章。

  脫貧攻堅時,他們(men) 用青春踐行擔當。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決(jue) 勝全麵小康、決(jue) 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之年。黨(dang) 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真正的考驗。如今更需要爭(zheng) 分奪秒,把疫情影響的時間搶回來、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廣大青年在奮鬥中用青春踐行時代擔當。在我國海拔最高縣——雙湖縣的“90後”扶貧幹部益西曲珍認定“隻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脫貧致富”,畢業(ye) 後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雅曲鄉(xiang) 幫助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創造幸福生活。昌都市卡若區日通鄉(xiang) 扶貧專(zhuan) 幹斯朗巴姆經常奔波在鄉(xiang) 裏田間,幫助村裏貧困戶解決(jue) 生活困難,傳(chuan) 授致富技術,傳(chuan) 遞黨(dang) 組織溫暖,為(wei) 助力卡若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捧出了一顆熱忱的心。她把扶貧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ye) 來幹,深深為(wei) 自己是扶貧幹部而自豪。益西曲珍等人是青年扶貧幹部的縮影,在全國脫貧攻堅戰線上,有成千上萬(wan) 個(ge) 用青春踐行擔當精神的青年人,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奉獻出最美的青春芳華,逐漸成長為(wei) 中國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這才是青春最好的樣子!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在不斷成長的人生中印刻使命擔當和奮鬥風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拚搏。讓我們(men) 為(wei) 每一個(ge) 優(you) 秀的中國青年點讚和致敬!(新利平台 文/王茜)  

(責編: 陳浩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弘揚“五四”精神,激勵奮鬥青春

    為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進一步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發揚堅守極地、不畏極難、甘受極苦,挑戰極限的“四極精神”,5月4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森林消防中隊全體指戰員舉行以“弘揚‘五四’精神、激勵...[詳細]
  • “青春之光”點亮中國溫度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凝聚著青年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敢於變革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百年來,“五四精神”已成為當代中國青年努力奮鬥、不斷進取的形象符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