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電力建設為西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新利平台訊 日前,隨著開關(guan) 按下,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聶榮縣下曲鄉(xiang) 嘎瑪娘村告別了靠光伏太陽能板配蓄電池供電的曆史。嘎瑪娘村是一個(ge) 坐落於(yu) 平均海拔4700米的羌塘草原上的小村莊,全村僅(jin) 有11戶群眾(zhong) 且居住分散,每個(ge) 居住點僅(jin) 有兩(liang) 三戶人家。
以前這裏的人們(men) 用電大多靠光伏太陽能板和蓄電池,光伏太陽能板和蓄電池供電僅(jin) 能維持一般電能照明,不僅(jin) 帶不動大的家用電器,用電順暢與(yu) 否還受天氣、光照等因素製約。
2017年,當地政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在安置點集中安置11戶群眾(zhong) 。而這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被納入深度貧困地區電網項目建設首批建設名單。安置點接入電網,亮起“電網燈”,也讓村民實實在在感受到電力建設不斷推進下,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西藏自治區,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各地市、縣鄉(xiang) 都在上演偏遠貧困鄉(xiang) 村接上電網,開啟“用好電”時代的佳話。一盞盞燈伴隨清脆的開關(guan) 聲在高原鄉(xiang) 村亮起,點亮了一間間屋子,更點亮了西藏人民的幸福之路。在每一展燈亮起的背後,是西藏電力建設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極限,為(wei) 助力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做出的努力和成績。
西藏電力建設的進程,是一部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多的變奏曲。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各項產(chan) 業(ye) 百廢待興(xing) ,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電力工業(ye) 在西藏的發展狀況。1952年,中共中央西藏工委派出駐藏部隊修複奪底水電站,由此,西藏開啟水電站供電的曆史。1955年3月,國務院第七次全體(ti) 會(hui) 議決(jue) 定:由中央撥款並派工程技術人員進藏修建拉薩水電站和日喀則小型火力發電廠。1965年,納金電站與(yu) 奪底電站聯網,形成了拉薩35千伏電網雛形。此後,隨著羊八井地熱電站、羊卓雍湖水電站等電站的相繼建設並投運,西藏充分利用水力、火力、地熱、光伏等資源,讓電力建設發展逐步走進高速發展時期。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加快推進西藏各級電網建設,青藏聯網工程、川藏聯網工程、藏中聯網工程和農(nong) 網升級改造工程等各項工程的投運,給雪域高原架起一條條“電力天路”,改變西藏自治區處於(yu) 孤立運行的省級電網的事實。一個(ge) 個(ge) 浩大的電網工程、一串串不斷增加的數據在高原大地上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屬於(yu) 中國製造的偉(wei) 大奇跡,電力建設在西藏和平解放69年時間裏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電力建設給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基礎保障,不斷優(you) 化的電網結構給更多身處偏遠貧困地區的群眾(zhong) 送來了光明與(yu) 溫暖。隨著2019年阿裏聯網工程的開工,預計到2021年投入使用,將徹底結束阿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曆史,形成西藏自治區統一電網。將實現主電網對西藏自治區74個(ge) 區縣的全覆蓋,進而根本解決(jue) 自治區97%人口的缺電問題,幾代電力工作者的夢想即將實現。(新利平台 文/索朗德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孟卡榮村:個個變成“講究人”
2017年底,紮囊縣紮其鄉孟卡榮村從村集體經濟收入裏為村裏每家每戶都購買了太陽能熱水器及洗澡房設備一套,成為紮囊縣第一個戶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村子。[詳細] -
西藏3個邊境村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戶戶通”
近日,自治區文化廳原駐工作隊,為3個村分別配發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共267套,從而實現了這3個邊境村落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戶戶通”。[詳細] -
20台電動汽車充電樁預計明年落地拉薩
在拉薩,隨處可見加油站可供有車族加油,但對於其他“有車族”來說,為電動汽車充電就難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