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雪域高原上的藏雞就管“發家致富”

發布時間:2020-06-10 13:21: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西藏幅員遼闊,農(nong) 牧民整體(ti) 受現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同時,西藏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很多因素導致了西藏扶貧成本較高、脫貧難度大。

  目前,西藏各地市通過組織保安、賓館服務、建築施工、車輛駕駛、手工藝品加工、竹編、藏雞養(yang) 殖、蔬菜種植、氆氌編織等各類培訓,助力貧困居民脫貧致富。其中,藏雞規模化養(yang) 殖給廣大貧困戶帶來了希望,打開了致富之路。

  據了解,西藏多地大力發展藏雞養(yang) 殖,經濟效益明顯,效果顯著。

  近年來,拉薩市尼木縣大力推進藏雞產(chan) 業(ye) 發展,著力構建藏雞種雞孵化、商品雞放養(yang) 、蛋品雞回收的產(chan) 業(ye) 化經營體(ti) 係,實現規模化經營、鏈條式延伸、產(chan) 業(ye) 化發展。

  2019年,在尼木縣卡如鄉(xiang) 的藏雞標準化養(yang) 殖基地,33歲的馮(feng) 虎作為(wei) “點對點”幹部來到基地工作,經過一年的運營,基地帶動卡如鄉(xiang) 32戶建檔立卡戶165名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

  尼木縣卡如鄉(xiang) 藏雞標準化養(yang) 殖基地分為(wei) 一期、二期兩(liang) 個(ge) 項目。一期占地麵積60畝(mu) ,共有25個(ge) 雞棚,總投資2375.64萬(wan) 元,於(yu) 2019年4月建成投產(chan) ,每日產(chan) 蛋量2000枚左右,目前存欄量15000羽。二期將於(yu) 今年開建。養(yang) 殖基地采取“黨(dang) 組織+龍頭企業(ye) +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2019年,基地一期項目共帶動32戶165名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工資標準為(wei) 每人120元/天,2019年該項目收益達50餘(yu) 萬(wan) 元,32戶貧困群眾(zhong) 戶均年增收約1.5萬(wan) 元。

  在日喀則市,藏雞養(yang) 殖被迅速推廣,在養(yang) 殖過程中,相關(guan) 部門推廣“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公司+產(chan) 業(ye) 基地+貧困戶”等運作模式,助力養(yang) 殖戶做大做強。


圖為(wei) 格平在養(yang) 殖場檢查飼料

  拉孜縣錫欽鄉(xiang) 錫欽村的藏雞養(yang) 殖能手格平,做大做強錫欽村幸福藏雞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錫欽村53戶貧困戶走上了小康之路。

  2013年,拉孜縣委宣傳(chuan) 部錫欽村駐村工作隊爭(zheng) 取到的30萬(wan) 元強基惠民“短平快”項目猶如雪中送炭,加上格平自籌資金10萬(wan) 元,錫欽村幸福藏雞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了。經過幾年的發展,錫欽村幸福藏雞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藏雞蛋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經常供不應求。


圖為(wei) 藏雞養(yang) 殖場管理人員在給紅拉山雞喂飼料攝影:旦增

  位於(yu) 昌都市經濟開發區的康貢藏雞養(yang) 殖場,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3100萬(wan) 元,完成了肉雞舍、蛋雞舍、孵化室及辦公樓等項目建設,已養(yang) 殖、出欄紅拉山雞6萬(wan) 多隻。

  據統計,2018年,企業(ye) 為(wei) 群眾(zhong) 發放了紅拉山雞雞苗6.4萬(wan) 隻,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40餘(yu) 戶1000餘(yu) 人產(chan) 業(ye) 脫貧,戶均增收3800元。

  在雪域高原,各級政府積極支持協調各類養(yang) 殖企業(ye) ,小小的藏雞“幫助”廣大貧困戶走上了小康路,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據悉,2020年西藏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打造青稞、犛牛、奶牛、藏羊、藏雞、藏豬、蔬菜、茶產(chan) 業(ye) 、葡萄、藏藥材10個(ge) 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基地”。相信在今後,大家可以吃到更好更美味的食品。(新利平台 綜合/王東(dong)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