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電穩了,群眾的好日子也穩了

發布時間:2020-06-23 13:38: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以其壯麗(li) 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曆史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遊客紛至遝來,旅遊收入成為(wei) 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圖為(wei) 來古村 攝影:趙耀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然烏(wu) 鎮來古村,因其坐落在來古冰川群而得名,一直以來都是遊客進藏的重要打卡地。“2016年以前,村裏用電基本上靠的是光伏發電,電壓很不穩定,經常停電,有時候遊客想要住宿得知沒電的消息就走了。”來古村支部書(shu) 記兼村主任群培說。

  2016年,川藏聯網工程主電網延伸覆蓋至此,來古村也正式告別了使用了18年之久的光伏發電。電壓穩定了,村裏公益客棧的收入也穩定了下來。據介紹,公益客棧由村民個(ge) 人承包,每年部分收入納入村集體(ti) ,2018年純利潤為(wei) 92000元,其中53000元納入到了村集體(ti) 經濟。


圖為(wei) 公益客棧(左藍)與(yu) 近處的電杆 攝影:趙耀

  電力條件的改善也直接改善了公益客棧的住宿條件,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了來古村,村裏2006年成立的“觀光馬隊”生意也越來越紅火。馬匹已由當初的97匹馬增加到了117匹,以前拉貨運輸的馬,如今成了村民致富的得力助手,2019年收入達30餘(yu) 萬(wan) 元。


圖為(wei) 來古村內(nei) 架設的電力線路 攝影:趙耀

  並入大電網之前,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開客棧的次仁卓瑪也有著和來古村村民一樣的困擾。“遊客少的時候盼著遊客來,多了之後又擔心電壓不穩給他們(men) 帶來麻煩。”次仁卓瑪告訴記者,之前電壓不穩沒有辦法安裝電熱水器,隻能用太陽能熱水,有時候連續陰雨天就沒有熱水可使用;遊客的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也充不了電,入住體(ti) 驗很差。


圖為(wei) 正在前台工作的次仁卓瑪 攝影:趙耀

  2019年初,藏中聯網主電網延伸覆蓋到次仁卓瑪所在的村莊,村民的生活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裏人現在每家每戶都開始用電器做飯了,打酥油、做酸奶都是電動的了。客棧各種電器也敢買(mai) 敢用了。”


圖為(wei) 從(cong) 次仁卓瑪的客棧遠眺山上的電力鐵搭 攝影:趙耀

  如今,走進次仁卓瑪的客棧,音響裏放著歌曲,工作人員在伴奏中與(yu) 遊客歡快地跳著鍋莊;餐廳、客房明亮整潔,電熱水器、電熱毯、電熱水壺等各種電器和不間斷、無死角覆蓋的無線網絡直接提升了遊客的入住體(ti) 驗。在網絡時代下,次仁卓瑪客棧的名聲也越傳(chuan) 越廣,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


圖為(wei) 次仁卓瑪的客棧夜景 攝影:趙耀

  人多了,次仁卓瑪的收入也更好了。“現在店裏的員工有7名是貧困戶子女,在這裏每個(ge) 月有不低於(yu) 35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我們(men) 客棧每年還拿出部分資金用於(yu) 貧困家庭的幫扶慰問。”

  並入大電網之後,穩的不僅(jin) 是電壓、是用電體(ti) 驗,更穩住了一顆顆脫貧致富的心。電穩了,群眾(zhong) 的好日子也穩了。(新利平台 記者/趙耀)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電網時代下的夜色昌都

    初到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大多數人都會被它繁華的夜景所震撼,這個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流域的“藏東明珠”有著不同於西藏其他地市的獨特氣質,城市亮化工程就是最直觀的表現。[詳細]
  • 西藏兩條“電力天路”完成年度“體檢”

    1圖_副本.jpg
    記者從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獲悉,5月25日,國網西藏電力順利完成青藏、川藏聯網兩條“電力天路”年度“體檢”任務,為確保西藏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奠定了重要基礎。 [詳細]
  • 西藏“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主體形象進度已完成76.25%

    W020200514017690719594.jpg
    新利平台訊 5月13日,隨著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措勤縣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最後一段導線展放工作順利完成,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中海拔最高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完成建設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