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野 摸清黨的治藏方略在甘肅省甘南州的成功實踐經驗
新利平台訊 6月11日至20日,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所所長紮洛帶隊的調研組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調研。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入戶訪談、座談交流等方式,對甘南州自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在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疫情防控、民族團結等方麵的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了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在甘南州的成功實踐經驗。
圖為(wei) 紮洛(右)在夏河縣拉卜楞唐卡小鎮調研采訪 攝影:李元梅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所所長紮洛:甘南州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最大的亮點是把消除貧困人口、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起來
紮洛此行的調研主題為(wei) 脫貧攻堅,他認為(wei) 甘南州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最大的亮點是把消除貧困人口、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起來,最典型的就是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項目。從(cong) 2015年開始,甘南州整合各類涉農(nong) 資金,按計劃、有步驟地打造1500個(ge) 生態文明小康村,該項目的特點是分批次推進,而不是同時推進,集中力量,重點打造,一次性地打造成功,包括基礎設施改善、住房改善、產(chan) 業(ye) 培育等。
紮洛表示,甘南州在脫貧攻堅中,注意發揮合作社作用,通過合作社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牧則牧,重點發展旅遊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甘南州是黃河第一彎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也是洮河、大夏河的源頭,在生態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甘南州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將改善民生與(yu) 生態保護結合起來,通過易地搬遷、替代性產(chan) 業(ye) 發展,擴大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實現草畜平衡。特別是甘南州實施“全域無垃圾”示範區創建活動,一路走來,無論草原牧區,還是鄉(xiang) 村田間,幾乎見不到白色垃圾,到處山青水綠,幹淨整潔。
紮洛衷心希望甘南州充分把握中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變、國家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契機,抓住成蘭(lan) 鐵路、西成鐵路即將開通的機遇,提前謀劃,充分利用區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發展特色經濟。始終把社會(hui) 和諧、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全局意識,強化與(yu) 四川、青海等地的協同發展。
圖為(wei) 羅輝(左二)在甘南州人民醫院調研留影 攝影:切江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羅輝:甘南州的經驗對於(yu) 全球高海拔地區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
羅輝此行的調研主題為(wei) 疫情防控,他調研發現甘南州按照中央和甘肅省的統一部署,紮實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構建了嚴(yan) 密的疫情防控工作體(ti) 係,有效遏製了疫情的擴散,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6月22日,全州所轄7個(ge) 縣自有疫情以來均無報告病例,合作市沒有發生社區傳(chuan) 播和院內(nei) 感染,連續4個(ge) 多月無報告病例。全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實現了複工複產(chan) 複學,經濟社會(hui) 秩序全麵恢複。
羅輝認為(wei) ,甘南州按照國家診療方案,結合本州實際,科學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甘南州地處海拔近2900米的青藏高原,人群的血氧飽和度低於(yu) 平原地區,作為(wei) 定點救治醫院的州人民醫院為(wei) 所有確診和疑似患者提供氧療;醫院中西醫專(zhuan) 家共同製定診療方案,中醫專(zhuan) 家辨證論治,采用“一人一方案”治療,實現了零轉重、零死亡、零複陽和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甘南州的經驗對於(yu) 全球高海拔地區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
疫情防控中所體(ti) 現的民族團結,也是甘南州的一大亮點。州、縣兩(liang) 級藏醫院醫務人員加班加點生產(chan) 藏藥香囊、熏香粉等防疫物資,向定點救治醫院、交通檢疫卡點、公共機構等免費提供;拉卜楞寺、禪定寺等藏傳(chuan) 佛教寺廟僧人通過自發捐款等形式助力全國抗疫;州人民醫院充分尊重患者的民族飲食習(xi) 慣,為(wei) 所有患者免費提供相應飲食等,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彰顯了民族團結。
圖為(wei) 張寧(左)在卓尼縣禪定寺調研采訪 攝影:李元梅
中國藏學出版社(雜誌社)編輯張寧:“甘青川三省跨區域聯合黨(dang) 組織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共建工作”令人眼前一亮
張寧此行的調研主題為(wei) 民族團結,她在甘南州瑪曲縣阿萬(wan) 倉(cang) 鎮了解到這裏開展的“甘青川三省跨區域聯合黨(dang) 組織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共建工作”,令人眼前一亮。
這一創新的工作方式始於(yu) 2017年,由阿萬(wan) 倉(cang) 鎮政府發起,聯合青海省久治縣智青鬆鎮、四川省阿壩縣求吉瑪鄉(xiang) ,三鄉(xiang) 就跨區域聯合共建工作達成一致,每年除簽署《甘青川三省跨區域聯合黨(dang) 組織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共建協議》外,還簽有《甘青川三省跨區域聯合黨(dang) 組織共建協議》《甘青川三省跨區域平安邊界創建協議》,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實踐,具體(ti) 工作已初見成效,在團結群眾(zhong) 、調解糾紛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寧認為(wei) ,民族團結工作涉及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甘南州的民族團結工作已經取得了寶貴成果,今後可以繼續創新工作方式、宣傳(chuan) 方法,采取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做好實事、講好故事,讓民族團結真正紮根人心,開花結果。
調研中的一件事令張寧難忘,她在與(yu) 夏河縣達麥鄉(xiang) 董衛道村村支書(shu) 加考交談時,了解到了當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實際情況。董衛道村全村共53戶家庭,其中漢族26戶,藏族27戶。長期以來全村上下同舟共濟,相處和睦,不管是誰家遇到了困難,其他家庭都會(hui) 主動伸出援手,各盡其能;誰家有了喜事,大家也會(hui) 前去幫忙,共同慶賀,村民們(men) 不以漢族藏族相區分,親(qin) 近如家人。
圖為(wei) 張中亞(ya) (左)在夏河縣達麥鄉(xiang) 董衛道村調研采訪 攝影:紮洛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館員、公共服務部副主任張中亞(ya) :甘南州“全域無垃圾”治理的“環境革命”最具亮點
張中亞(ya) 此行的調研主題為(wei) 生態環保,他認為(wei) ,過去由於(yu) “人畜混居”和環保意識不強,生活垃圾亂(luan) 扔亂(luan) 倒的現象較為(wei) 嚴(yan) 重,一度讓甘南州天賜的美麗(li) 大草原黯然失色。2015年甘南州發起“全域無垃圾”治理的“環境革命”,州領導親(qin) 自上陣,帶頭上街“大掃除”,實行區域負責製,重點解決(jue) “髒亂(luan) 差”;實施“巾幗家美積分超市”,鼓勵家庭成員參與(yu) 垃圾治理,積分兌(dui) 換超市生活物品;清除垃圾堆放點,鋪設管網,修建化糞池等,提升村容村貌;鼓勵全民爭(zheng) 當“保潔員”,提升環保意識,守護美麗(li) 大草原。實現了4.5萬(wan) 平方公裏綠水青山大草原“全域無垃圾”預期目標,提升了甘南州的形象與(yu) 氣質。
在開展“全域無垃圾”行動的同時,甘南州特別注意與(yu) 城鄉(xiang) 環境整治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進行深度融合,發展全域旅遊、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環境好了,村子美了,遊客越來越多了,農(nong) 家樂(le) 、藏家樂(le) 的生意也紅火了,真正實現了保護生態與(yu) 發展經濟的雙豐(feng) 收。
張中亞(ya) 認為(wei) ,甘南州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凡事要算“生態賬”,希望當地能繼續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圖為(wei) 穀泓(右二)在瑪曲縣歐拉鎮克勤村調研采訪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瑪曲縣歐拉鎮克勤村 攝影:李元梅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科研業(ye) 務辦公室主任科員穀泓:牧民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都得到了極大改善
穀泓在瑪曲縣歐拉鎮克勤村入戶采訪牧民定居點時,感受最深的是他們(men) 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都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調研中,牧民們(men) 表示,原來他們(men) 生活在高海拔牧區,居住條件簡陋,收入來源單一,收入水平低,抗風險能力非常弱。遊牧生活導致孩子的教育、老人的醫療都得不到保障。移民搬遷工程實施以來,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獨家小院,配套的家具和電器,真正做到了拎包入住。
穀泓說,村集體(ti) 組織不僅(jin) 提供公益性崗位解決(jue) 新遷入城區牧民的生存問題,還提供就業(ye) 技能+就業(ye) 崗位相結合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men) 提升工作技能,鞏固在城區的生活能力。同時,政府還為(wei) 全家人提供了完善的醫療保險和養(yang) 老保險,真正做到了無後顧之憂。
令穀泓記憶深刻的是,調研采訪時,西合道才讓與(yu) 妻子一再表達出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他們(men) 說:“要不是黨(dang) 和國家的政策好,這樣的生活我們(men) 想都不敢想。”(新利平台記者/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行在甘南】因地製宜 甘肅省卓尼縣脫貧攻堅有“良藥”
2020年上半年,“甘肅方劑”在支援湖北等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還曾遠赴重洋,馳援白俄羅斯等國1.3萬餘付,帶動甘肅省中藥飲片第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5.18億元。 [詳細]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調研組赴甘肅省甘南州調研
6月11日至20日,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所長紮洛帶隊的調研組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調研。[詳細] -
甘肅天祝:“1+5”組合拳築起防貧“截流閘”
2020年2月28日,經甘肅省政府批準,天祝藏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