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格薩爾文化走進校園

發布時間: 2020-07-03 21:49:00 來源: 新利平台

  “春三月若不播種,

  秋三月難收六穀;

  冬三月若不喂牛,

  春三月難擠牛奶……”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傳(chuan) 承著千年的《格薩爾》說唱藝術。《格薩爾》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講述了格薩爾王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回歸天國的英雄傳(chuan) 奇故事。

  2018年,我畢業(ye) 以後走進了離家850多公裏班瑪縣的一所小學任教,開始了我的教育事業(ye) 。我從(cong) 小在農(nong) 區長大,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xiang) 來到牧區工作,於(yu) 我而言這裏一切都是陌生的,新的環境、新的人、新的飲食……充斥著我的新生活。

  有一次,學校過“六一”兒(er) 童節,學生們(men) 紛紛參與(yu) 演出格薩爾王藏戲。大家圍在一起,在獨特的文化展示中度過六一,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以前隻在電視裏看過。


圖為(wei) 學生們(men) 演格薩爾王藏戲

  後來,聽校長說,同學們(men) 的藏戲表演都是學校兼職老師教的,他們(men) 父母不會(hui) 刻意去教這些。同學們(men) 對於(yu) 格薩爾王文化的學習(xi) 很投入很認真,慢慢地校園裏自發形成了這種文化氛圍。


圖為(wei) 學生們(men) 為(wei) 觀眾(zhong) 唱吉祥的頌歌

  由於(yu) 史詩《格薩爾》的寶貴性,從(cong) 政策扶持到融入教育體(ti) 係,國家都在不斷加大對其搶救和保護力度,而我們(men) 學校也成為(wei) 了受益者,例如學生們(men) 的演出服裝都是政府部門提供的。

  2006年,《格薩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9年9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如今,《格薩爾》逐漸從(cong) 草原深處走向涉藏州縣青少年的學習(xi) 生活中。相信在未來,《格薩爾》的發展和傳(chuan) 承也能越走越遠。

  中午12點的時候,學生們(men) 的文藝演出結束了,很多學生還穿著演出的服裝。

  12歲的傑巴紮西就讀於(yu) 五年級,他手裏還拿著演出的道具。我問,“你今天演出什麽(me) 人物啊?”他驕傲地回答,“我今天演的是格薩爾王。”


圖為(wei) 傑巴紮西扮演格薩爾王

  震撼人心的偉(wei) 大史詩永遠深深浸潤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身懷絕技的說唱藝人傳(chuan) 唱著活態史詩的英雄壯歌。

  願史詩能夠永遠流傳(chuan) ,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將其傳(chuan) 承。(新利平台 通訊員/才讓)

  

(責編: 盛芳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