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yu) 甘、青、川三省交界處,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青藏高原東(dong) 北邊緣和黃土高原西部的過渡地段,也是遊牧文明向農(nong) 耕文明的過渡地帶、漢藏回等民族文化的交融交匯區。
近年來,甘南州以“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為(wei) 目標,以“沿黃河-洮河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帶”創建為(wei) 抓手,積極引導各族群眾(zhong) 樹立開放包容的理念,大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州上下推動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格局。
截至目前,甘南州和合作、舟曲、迭部、卓尼,碌曲、臨(lin) 潭6縣市以及灑索瑪、尕秀2村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國務院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6個(ge) 、個(ge) 人5名,甘肅省委省政府表彰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61個(ge) 、模範集體(ti) 14個(ge) 、模範個(ge) 人49名,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5個(ge) 、示範家庭3個(ge) ,走出了一條具有甘南特點和甘南特色、時代特征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
圖為(wei) 甘肅省委省政府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
堅定不移貫徹黨(dang) 的民族政策
甘南州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堅定不移貫徹黨(dang) 的民族政策,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等方麵的權益,引導各族群眾(zhong) 在工作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形成各級各部門和各族群眾(zhong) 共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思想共識。
圖為(wei) 甘南州宗教活動場所財會(hui) 人員培訓班開班典禮
著力健全創建機製
甘南州州縣鄉(xiang) 三級成立了以黨(dang) 政主要領導為(wei) 雙組長的領導小組,不斷調整充實甘南州民委兼職委員單位,完善履職盡責辦法、議事規程、考評辦法等製度體(ti) 係,結合實際,先後製定出台了《甘南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實施方案》《關(guan) 於(yu) 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甘南州貫徹落實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行動實施方案》等,明確創建目標,突出重點內(nei) 容,落實工作經費,形成了創建工作的綜合政策體(ti) 係。
圖為(wei)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甘肅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右二)在甘南州的清真寺調研
圖為(wei) “生態文明和諧藏傳(chuan) 佛教寺院”卓尼縣白石崖寺
圖為(wei) 夏河縣甘加草原時輪金剛大法會(hui)
圖為(wei) 賽倉(cang) 活佛在合作寺舉(ju) 行“時輪灌頂”大法會(hui)
強化前提保障全力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
甘南州始終把維護民族團結、社會(hui) 穩定和國家統一作為(wei) 總體(ti) 目標之ー,大力開展國情、省情、州情宣傳(chuan) 教育和民族團結和睦典型宣傳(chuan) 教育,全麵推行“群眾(zhong) 管理群眾(zhong) 、僧人管理僧人”的工作機製,確保了全州每年300多場藏傳(chuan) 佛教寺廟佛事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高舉(ju) 法律的旗幟,推進卓尼縣尼巴、江車兩(liang) 村持續60餘(yu) 年的草場糾紛化解,實現了把兩(liang) 村建成“團結穩定村、文明富裕村、堅強堡壘村、先進模範村”的目標。分步驟開展了103個(ge) 生態文明和諧藏傳(chuan) 佛教寺院創建,不斷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注重解決(jue) 寺廟和僧尼的實際困難。
圖為(wei) 舟曲縣利用對口幫扶資金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
圖為(wei) 幫扶資金建設後的生態文明小康村風貌一角
圖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完冒村文化牆
不斷增進各族群眾(zhong) 福祉
甘南州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擺在重要位置,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218.33億(yi) 元,同比增長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長7.3%;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7元,同比增長9.9%。
推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基本實現,整合建設甘南州中等職業(ye) 學校,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完善醫療、優(you) 撫、養(yang) 老等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依托天津組團幫扶和省內(nei) “組團式”健康扶貧幫扶,大力提升醫療水平;突出抓好安居富民、定居興(xing) 牧和保障性住房建設,不斷改善各族群眾(zhong) 居住條件;不斷完善交通運輸體(ti) 係,實現了機場通航、臨(lin) 合高速通車、縣縣通二級路、所有鄉(xiang) 鎮和95%的建製村通硬化路的目標,飲水、電力、通訊、網絡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全覆蓋。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全州脫貧1.9萬(wan) 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6%,甘南州提前一年實現整體(ti) 脫貧目標,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圖為(wei) “漢藏心連心•同學手拉手”圖書(shu) 捐贈儀(yi) 式
圖為(wei) 碌曲縣“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則岔景區
圖為(wei) 碌曲縣“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則岔景區
圖為(wei) 牧家樂(le)
突出抓好先進文化引領
甘南州把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始終,推動建立嵌入式社會(hui) 環境,創造各民族群眾(zhong) 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的社會(hui) 條件,湧現出了“草原曼巴”王萬(wan) 青等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全國最美扶貧人”張小娟、“草原環保衛士”卓瑪加布等一批新時代先進人物和事跡。
狠抓優(you) 秀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傳(chuan) 承和保護,先後有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甘南情歌》榮獲全國“五個(ge) 一”工程獎,反映民族團結的大型“南木特”藏戲《唐東(dong) 傑布》獲得甘肅優(you) 秀劇目展演“特別獎”;鍋莊舞、洮硯、拔河、賽馬等特色文化品牌得到保護和傳(chuan) 承;鄉(xiang) 村舞台、廣播電視“戶戶通”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實現全覆蓋。甘南州聯合甘肅省民委,拍攝了以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丁目迪為(wei) 原型的民族團結進步題材電影《生根》,在國內(nei) 各大影線上映。
依托豐(feng) 富的資源,突出發展文化旅遊首位產(chan) 業(ye) ,打響了“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特色品牌,著力實施文化旅遊“ー十百千萬(wan) ”工程,文化旅遊首位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發展,甘南州先後榮獲2019年亞(ya) 洲旅遊紅珊瑚獎及“十大最受歡迎文旅目的地”稱號,2019年,旅遊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達到1447萬(wan) 人次、74億(yi) 元,増長15%、16%,極大促進了各民族交住交流交融。
圖為(wei) 環衛工人正在為(wei) 實現“全域無垃圾”而進行深度清理
圖為(wei) “生態文明小康建設示範村”合作市上下知合麽(me) 村新貌
切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甘南州堅持把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作為(wei) 一項發展之計、穩定之舉(ju) 、改革之策、民生之道,縱深推進“環境革命”,成功實現了4.5萬(wan) 平方公裏青山綠水大草原“視線之內(nei) 見不到垃圾”的目標。堅持將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wei) 創新農(nong) 牧村工作的總抓手,大力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共計投入資金126億(yi) 元,建成了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尕秀村為(wei) 代表的紅色旅遊型、生態體(ti) 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chan) 業(ye) 型生態文明小康村1303個(ge) ,徹底改善了農(nong) 牧村基礎設施條件和基本生產(chan) 生活條件、公共服務條件、社會(hui) 保障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新利平台記者/李元梅 圖片由甘南州委統戰部《同舟》編輯部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