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七月,米林的山穀間雲(yun) 霧蒸騰、細雨綿綿。層巒疊嶂中,各種藥材正吸收著雨露,肆意生長。米林,藏語意為(wei) “藥洲”,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數千年來,古老的藏醫藥文化,在此傳(chuan) 承發展。藏醫藥始祖宇妥•雲(yun) 丹貢布曾在當地辨識藥材與(yu) 傳(chuan) 授講學,創辦了曆史上第一所藏醫學校。起源於(yu) 青藏高原的藏醫藥文化,通過長期豐(feng) 富的生產(chan) 和生活實踐,逐步積累完善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醫學體(ti) 係。
圖為(wei) 貢布曼隆宇妥藏醫學校教學樓 攝影:趙耀
如今,在米林縣的南伊溝內(nei) ,一所民辦藏醫學校——貢布曼隆宇妥藏醫學校偏安於(yu) 密林深處,迎來送往著每一位求學的學生和問診的病人。朗朗書(shu) 聲中,千年的藏醫藥文化正在這不大的學校裏悄然地傳(chuan) 承著。2004年經過批準,由奇正藏藥出資,貢布曼隆宇妥藏醫學校在此落成。現如今,學校有在校學生60餘(yu) 名,任課教師6名。
圖為(wei) 學校學生正在診室的藥房內(nei) 為(wei) 病人抓藥 攝影:趙耀
“學校招生的門檻很低,隻要有願意學習(xi) 的學生,我們(men) 基本上都會(hui) 招收,而學費和食宿都是免費的。畢業(ye) 後,可獲得林芝市職業(ye) 技術學校頒發的中專(zhuan) 學曆證書(shu)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收取低於(yu) 市場的醫療費的同時提供優(you) 質的服務,甚至針對困難群眾(zhong) 免收醫療費。”學校校長紮西羅布介紹說。
圖為(wei) 紮西羅布正在為(wei) 病人開具藥方 攝影:趙耀
教書(shu) 育人的同時,學校堅持就醫看診,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醫療服務,並於(yu) 2010年診所獲批。走進學校,隨處可見各地前來求醫問藥的病人。
生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普通農(nong) 民家庭的紮西羅布起初是村裏的一名村醫,在行醫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醫藥對人們(men) 的重要性”,便開始四處找大師求教研習(xi) 。1993年,他來到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師從(cong) 次成堅讚,學習(xi) 藏醫。多年來,紮西羅布一直潛心研究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所專(zhuan) 長的領域對腦梗後遺症、心血管疾病、肺癌、胃癌等也有一定的治療和抑製作用。
圖為(wei) 倫(lun) 珠正在課堂上為(wei) 學生授課 攝影:趙耀
紮西羅布不僅(jin) 是一位出色的醫者,還是一位優(you) 秀的教師。學校成立以來,前來求學的學生已經有500多人從(cong) 這裏畢業(ye) ,走上與(yu) 藏醫藥有關(guan) 的各行各業(ye) 。當問到有沒有比較滿意的學生的時候,紮西羅布笑著指了指身旁的倫(lun) 珠。已是學校老師的倫(lun) 珠是紮西羅布第一批學生。從(cong) 日喀則到拉薩再到林芝,倫(lun) 珠一直跟隨在老師左右,學習(xi) 醫術、教書(shu) 育人。十幾年的時間,倫(lun) 珠也教授了400餘(yu) 名學生。
圖為(wei) 索朗江白正在誦讀《四部醫典》 攝影:趙耀
在學校的教室裏,來自山南市加查縣的索朗江白正在認真地誦讀《四部醫典》。從(cong) 小立誌治病扶傷(shang) 的他,在親(qin) 戚的介紹下來到了學校,師從(cong) 倫(lun) 珠學習(xi) 藏醫藥知識。已經在此學習(xi) 了3年的索朗江白直言還要繼續學習(xi) 深造。談到畢業(ye) 以後的打算,索朗江白說:“畢業(ye) 了以後還是要繼續學習(xi) ,希望能進入到藏醫院當一名醫生,同時傳(chuan) 承藏醫藥文化,實現自己的夢想。”
圖為(wei) 學校教學樓前的黃牡丹 攝影:趙耀
從(cong) 數千年前的宇妥•雲(yun) 丹貢布到如今的紮西羅布、倫(lun) 珠再到索朗江白,正是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人,藏醫藥才重新煥發了生機與(yu) 活力。曼隆宇妥藏醫學校內(nei) ,兼具藥用和觀賞價(jia) 值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黃牡丹靜靜生長,陪伴著每一位學生從(cong) 入校到畢業(ye) ,見證著“藥洲”之中,千年藏醫藥文化在此傳(chuan) 承,曆久彌新。(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