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藏式藥泥麵具的危機與新生故事
新利平台訊 寺院有時會(hui) 因燒香拜佛引發火災,為(wei) 避免火災,人們(men) 想到了一個(ge) 不用燒香也能供佛的方法——製作藥泥佛像。公元7世紀,藏式藥泥佛像、麵具開始出現。
7月15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藏學出版社副編審南加才讓在“藏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宗教信仰國際視頻學術研討會(hui) ”上分享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式藥泥麵具製作技藝”從(cong) 曾經麵臨(lin) 傳(chuan) 承危機到如今蓬勃發展的故事。
圖為(wei)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四龍降澤 圖片來源於(yu) 人民政協網
“在調研時,我們(men) 來到道孚縣前進一村的‘藥泥麵具工作室’。一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藏香味,當時以為(wei) 是藏香。”但隨後發現,其實是藥泥麵具散發的芬芳。南加才讓介紹,藥泥麵具在製作時會(hui) 摻入多種名貴藏藥和香料,因而能散發藥香味。人們(men) 發現這種香味能提神通竅和驅蟲,藥泥麵具因此開始流行。這種工藝得以傳(chuan) 承,形成了以宗教文化內(nei) 容為(wei) 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藝術風格的古老傳(chuan) 統手工製作技藝。
圖為(wei) 南加才讓在研討會(hui) 上發言 攝影:許娜
南加才讓了解到,製作藥泥麵具需要比較高的繪畫基礎,而且規定“傳(chuan) 內(nei) 不傳(chuan) 外,傳(chuan) 男不傳(chuan) 女”,繼承人的選擇很難。同時,藥泥麵具取材於(yu) 海拔4600米以上雪山的泥土和雪水,需摻入60多種名貴藏藥、80多種寶石、25種香料,原料投資大。諸多困難麵前,藥泥麵具製作技藝一度瀕臨(lin) 失傳(chuan) 。但隨著國家各項傳(chuan) 統文化保護措施的落實,如今,藥泥麵具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南加才讓介紹,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四龍降澤藏式藥泥麵具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製作工藝融入現代美術元素,不再局限於(yu) 宗教用途,品種從(cong) 原來的1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近200種,其中3種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借助互聯網,麵具不僅(jin) 能夠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還遠銷到了韓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國家。
與(yu) 此同時,手藝的傳(chuan) 承不再局限於(yu) 家族內(nei) 部。四龍降澤先後吸收了31名當地農(nong) 民,讓他們(men) 在農(nong) 暇時間兼職製作藥泥麵具。既解決(jue) 了“傳(chuan) 承難”的問題,也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脫貧。
四龍降澤如今對藥泥麵具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們(men) 遇到了一個(ge) 非常好的時代。”南加才讓認為(wei) ,藏式藥泥麵具這一融合了“民族文化、民間工藝文化、宗教文化、醫學文化”的民族傳(chuan) 統手工藝,是我國傳(chuan) 統文化繼承發展中的一個(ge) 典型代表性案例。大量瀕臨(lin) 失傳(chuan) 、斷代的傳(chuan) 統手工藝在新時代得以傳(chuan) 承並煥發出新的生命,讓越來越多的人得以了解並感受到藏文化的獨特魅力。(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王茜 許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