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八月的加查,碩果累累。眼下正值藍莓的采摘季節,走進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xiang) 嘎瑪吉塘村藍莓基地,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果實,猶如一粒粒珍珠,分外誘人。
圖為(wei) 掛滿果實的藍莓樹
嘎瑪吉塘村村民白珍拉姆正忙著和合作社成員一起采摘藍莓鮮果。一顆顆藍莓在高原充足的陽光沐浴下,顆粒飽滿,口感香甜。看著掛滿枝頭的藍莓,嘎瑪吉塘村主任、駐村工作隊隊員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幹部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藍莓采摘季到了,看來今年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
如今這一大片一大片生長良好、結滿果實的藍莓樹飽含了培育初期的艱辛。2012年,冷達鄉(xiang) 嘎瑪吉塘村開始種植藍莓,2013年,村裏成立了加查縣雪域貢發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初期,公司麵臨(lin) 著人員、資金、技術等難題,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隨著外地專(zhuan) 家的技術指導、本地的合理規劃、群眾(zhong) 的種植培訓等一步步到位,難題被一一解決(jue) 。嘎瑪吉塘村將藍莓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實現了讓產(chan) 業(ye) 發展、讓企業(ye) 留住、讓群眾(zhong) 增收的目的,逐步帶領群眾(zhong) 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圖為(wei) 嘎瑪吉塘村藍莓基地全景
2013年,嘎瑪吉塘村共投入800萬(wan) 元用於(yu) 藍莓基地建設。目前,藍莓種植麵積達206畝(mu) 。基地每天吸納周邊20餘(yu) 名群眾(zhong) 參與(yu) 務工增加收入,平均工資為(wei) 每天80元。2019年,共帶動107人參與(yu) 藍莓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貧困群眾(zhong) 3戶9人,基地通過鮮果和果酒銷售實現純收入26萬(wan) 元。
村民格桑旦增說,以前上山采挖蟲草後,就在家裏閑著。現在,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還能為(wei) 家鄉(xiang) 的發展出一份力,真是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圖為(wei) 成熟的藍莓
近年來,隨著加查縣委、政府的科學規劃,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援,產(chan) 業(ye) 項目一步步推進、發展壯大。在嘎瑪吉塘村,除了村民務工賺錢,村集體(ti) 經濟每年還有分紅。“現在大家有錢了,家家戶戶都有私家車咧!”村民阿來興(xing) 奮地說。在藍莓銷售方麵,嘎瑪吉塘村已經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今年7月,基地舉(ju) 辦了“首屆藍莓基地采摘節”,這一活動也將成為(wei) 每年的固定活動。今後,基地將通過消費扶貧、直播帶貨等渠道,進一步打造優(you) 質的“加查藍莓”區域公共品牌。昔日的荒地如今成了綠色財富,一顆顆小小的藍莓托起了大產(chan) 業(ye) ,帶給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同時,也讓嘎瑪吉塘村的土地更綠,風景更美。(新利平台通訊員/尼瑪次仁李亞(ya) 傑)
圖為(wei) 采摘藍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