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蓮花秘境”墨脫,茶葉飄香中首迎十一世班禪

發布時間: 2020-09-02 19:19: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8月31日,口口相傳(chuan) 的“蓮花秘境”墨脫縣,迎來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一行。

  墨脫,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東(dong) 南邊境,海拔僅(jin) 1000餘(yu) 米,是雪域高原海拔最低的地區之一,過去長期因交通條件落後,與(yu) 外界隔離,被藏族人民稱為(wei) “藏起來的蓮花”,域內(nei) 居民以門巴族、珞巴族為(wei) 主。

  西藏自治區東(dong) 南部的群山峻嶺中,雅魯藏布江切割出了世界最深的峽穀,豐(feng) 沛的印度洋暖濕氣流沿峽穀北上,造就了林芝市墨脫縣溫潤多雨的氣候,同時也帶來了頻發的地質災害,使得墨脫未通公路前一直被稱為(wei) “高原孤島”。2013年,紮墨(波密縣紮木鎮至墨脫縣)公路正式通車,結束了墨脫縣作為(wei) “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曆史。如今,公路再一次升級改造,國道559線波密至墨脫段於(yu) 2017年開工建設,2020年6月主體(ti) 工程完建,將大大提升進出墨脫的通行率。


圖為(wei) 墨脫縣晨景 攝影:鄭朔

  溫潤的自然條件創造了各種植物生長的沃土。墨脫的茶源自地球最後的淨土,塑於(yu) 世界屋脊下的亞(ya) 熱帶雨林,環抱著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汲取著喜馬拉雅腹地之精華,傳(chuan) 承著千年門珞文化。群山疊翠之下、雲(yun) 霧繚繞之中,墨脫茶樹正吐尖冒綠、欣欣生長。十一世班禪走進林芝墨脫茶葉種植基地,對茶葉的種植、銷售、增進當地民生福祉等方麵做了詳細的了解。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茶場生產(chan) 車間察看茶葉加工情況 攝影:王淑

  清晨的雲(yun) 霧還未散去,十一世班禪站在平台之上俯瞰整片茶園,三三兩(liang) 兩(liang) 的茶農(nong) 正在采摘新茶。十一世班禪駐足良久,聽著茶場負責人介紹茶樹的生長狀況等。隨後,十一世班禪走進加工車間,仔細觀看了生產(chan) 過程,詢問在此工作的當地百姓有多少、通過種茶摘掉貧困帽子的有多少等情況。


圖為(wei) 茶場內(nei) 正在采茶的茶農(nong) 攝影:趙耀

  “在墨脫,以種茶葉為(wei) 生的人口大概能達到多少?”“交通因素的製約,縣裏都想過哪些辦法?”“有多少人因為(wei) 由水果改種茶葉後脫貧的?”十一世班禪在參觀生產(chan) 加工廠時,不斷詢問相關(guan) 情況。墨脫縣委書(shu) 記旺東(dong) 說,墨脫過去外銷產(chan) 品以香蕉、枇杷等水果為(wei) 主,但苦於(yu) 交通條件落後,保鮮成為(wei) 難題。“茶葉是現今墨脫縣(老百姓)發家致富的一棵搖錢樹,我們(men) 稱之為(wei) ‘金葉子’。”旺東(dong) 介紹,墨脫茶業(ye) 帶動了當地800多戶3000多名群眾(zhong) 進入茶葉種植產(chan) 業(ye) ,僅(jin) 墨脫縣就有126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509人受益,現在每戶每年可以增收7000元左右。公司的發展解決(jue) 了當地130人的就業(ye) ,其中大學生比例占到了23%左右。這一點讓十一世班禪略感驚訝。“在西藏的傳(chuan) 統觀念裏,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考公務員。到了現在,就業(ye) 還是需要拓寬思路,特別是對於(yu) 有其他想法的年輕人而言,需要給他們(men) 更多的選擇。”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茶場內(nei) 察看茶葉加工情況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聽取負責人介紹公司情況 攝影:王淑

  “在墨脫種茶,要做出品牌,換句話說要做高端茶。本來交通成本就高,在這裏做普通茶,和內(nei) 地競爭(zheng) 見不到優(you) 勢。”十一世班禪鼓勵說,自古以來,西藏人民都有飲茶的習(xi) 慣,茶文化作為(wei) 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在墨脫這樣的邊境地區做茶,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高端民族品牌,同時要依托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更好地推動茶產(chan) 業(ye) 大發展,帶動更多貧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要充分調動農(nong) 民積極性,同時也要轉變觀念,讓墨脫的茶葉乃至更多的當地特色產(chan) 品走出去,成為(wei) 宣傳(chuan) 墨脫當地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十一世班禪還囑咐產(chan) 品在走出去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優(you) 良的品質和民族特色。

  墨脫縣城南部的山坡之上,形如蓮花的墨脫門珞曆史文化遺產(chan) 博物館(以下稱“博物館”)靜靜矗立著,向人們(men) 講述著這裏的曆史與(yu) 過往。獨特的門珞文化吸引著一批批遊客不遠萬(wan) 裏、不顧路途艱險來到這裏感受當地文化。

  8月31日,十一世班禪來到博物館,饒有興(xing) 致地參觀了墨脫農(nong) 耕文化、宗教藝術、語言文學、民族生活習(xi) 俗、建築展、民族服飾、手工技藝等。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博物館內(nei) 參觀墨脫石鍋展品 攝影:王淑

  在聽到講解員介紹由於(yu) 交通條件的改善,墨脫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十一世班禪很是欣慰。在詳細了解了墨脫縣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後,十一世班禪表示,要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和風土人情發展旅遊業(ye) ,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同時讓更多的人認識墨脫,了解門珞曆史文化。(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耀 鄭朔)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