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座須彌福壽之廟文物曆史性重逢 感受曆代班禪大師愛國愛教高尚情懷

發布時間: 2020-09-16 22:51: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9月16日,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須彌福壽:當紮什倫(lun) 布寺遇上避暑山莊”展在河北省承德博物館開幕。紮什倫(lun) 布寺管委會(hui) 副主任多布瓊在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時說:“今天,兩(liang) 座須彌福壽之廟的文物曆史性的重逢,呈現出曆代班禪大師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不懈努力。一件件文物見證了漫長時光中的真實曆史,通過文物,我們(men) 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曆代班禪大師愛國愛教的高尚情懷,感受到藏傳(chuan) 佛教悠久曆史的文化積澱,對於(yu) 傳(chuan) 播藏傳(chuan) 佛教愛國愛教、中道圓融、同體(ti) 共生的美好理念具有重要意義(yi) 。”


圖為(wei) 紮什倫(lun) 布寺管委會(hui) 副主任多布瓊在展覽現場接受專(zhuan) 訪 攝影:歐帆

  多布瓊介紹,此次文物展是2019年“須彌福壽—當紮什倫(lun) 布寺遇上紫禁城”的延續,以六世班禪大師在承德覲見乾隆帝的過程中在承德的活動為(wei) 重點,集中展示了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日喀則紮什倫(lun) 布寺和承德避暑山莊及須彌福壽之廟等處的珍貴文物,旨在通過六世班禪與(yu) 故宮、避暑山莊的曆史淵源,集中呈現曆代班禪大師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不懈努力。“從(cong) 公元1447年開始興(xing) 建的紮什倫(lun) 布寺,已經有570多年的曆史,寺內(nei) 珍藏的文物作為(wei) 曆史悠久的瑰寶遺珍,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見證。此次,紮什倫(lun) 布寺與(yu) 故宮博物院、承德市委市政府、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承德市文物局共同精選了寺內(nei) 10件珍貴文物參加展覽,呈現了曆代班禪大師擁護中央政府的深厚因緣。”


圖為(wei) 乾隆帝為(wei) 紀念六世班禪專(zhuan) 門命清宮內(nei) 務府造辦處製作的六世班禪像,現藏於(yu) 故宮博物院 攝影:劉莉

  六世班禪羅桑•貝丹益喜是傑出的藏傳(chuan) 佛教領袖和愛國主義(yi) 者。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六世班禪決(jue) 定入朝覲見為(wei) 乾隆帝七十萬(wan) 壽稱祝。在請得乾隆帝晉京諭旨後,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6月17日,六世班禪率2000多人自日喀則起程,行程2萬(wan) 餘(yu) 裏,於(yu) 17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8月20日抵達承德。朝覲途中,六世班禪跋山涉水,一路弘法利生莊嚴(yan) 國土,促進了滿、蒙、藏、漢等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大團結曆史上的光輝篇章。

圖為(wei) 須彌福壽之廟主體(ti) 建築大紅台前象征神權、皇權的琉璃牌坊。能通過它的隻有皇帝、親(qin) 王、郡王、貝勒、貝子及三品以上台吉 攝影:歐帆

  乾隆帝將六世班禪入朝覲見作為(wei) 重要國事之一,令朝廷上下以及西藏、蒙古各方積極準備迎接,同時下旨斥重金在承德避暑山莊北麓仿造西藏日喀則紮什倫(lun) 布寺建廟,作為(wei) 六世班禪在承德的駐錫地。此廟就是於(yu) 1780年竣工的“須彌福壽之廟”。

  乾隆帝為(wei) 六世班禪的覲見給予了極高禮遇,不僅(jin) 沿途不斷進行賞賜,還派皇六子和章嘉國師到多倫(lun) 諾爾迎接班禪一行,而且專(zhuan) 門學習(xi) 了藏語與(yu) 六世班禪親(qin) 切交談,並接受蒙古王公、扈從(cong) 大臣和外國使節等的拜賀。令六世班禪深受感動。

  在六世班禪駐錫須彌福壽之廟的一個(ge) 多月間,除了參加乾隆帝萬(wan) 壽節大典外,還與(yu) 乾隆帝多次會(hui) 晤,君臣進行了深度交誼。除了參加筵宴、觀戲等活動外,六世班禪還舉(ju) 行了一係列佛事活動,為(wei) 前來的皇室成員、蒙古各部、大臣、外國使節等加持、唪經。從(cong) 六世班禪決(jue) 定朝覲至在北京黃寺圓寂期間,乾隆帝與(yu) 六世班禪頻繁互贈禮品,在今天的承德避暑山、須彌福壽之廟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日喀則紮什倫(lun) 布寺等地保存了大量的相關(guan) 文物,見證了這段非常重要而感人的曆史故事。


圖為(wei) 極其珍貴的六世班禪為(wei) 乾隆帝祝壽時所獻藏文奏書(shu) 紙本原本,現藏於(yu) 故宮博物院

  多布瓊表示,六世班禪大師得到乾隆帝超高規格的禮遇厚待,不僅(jin) 因為(wei) 六世班禪大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藏傳(chuan) 佛教領袖,更因為(wei) 六世班禪大師赤誠的愛國情懷。

  據史料記載,1775年,圖謀侵略西藏的英國東(dong) 印度公司及英國軍(jun) 隊提出與(yu) 西藏簽訂通商等條約,六世班禪立場鮮明地指出,“西藏屬中國大皇帝管轄,通商事務必須經大皇帝批準,我無權作主”對此婉言謝絕。他悉心栽培八世達賴喇嘛,保證西藏地方宗教權力平穩過渡,並始終與(yu) 中央政府保持緊密聯係。

  多布瓊說:“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為(wei) 了此次展覽,所有工作人員辛勤付出,用實際行動踐行文化援藏,讓一件件烙上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文化印記、記錄了佛教文化與(yu) 中華文明的交流融合、凝聚了連結藏漢人民的民族情感、見證了六世班禪大師維護國家統一的赤誠之心的璀璨曆史文物走近公眾(zhong) ,走向世界,吉祥殊勝,令人欣慰。”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剛剛結束的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第十一屆理事會(hui) 第二次常務理事會(hui) 上說,中華民族強盛之時,也是藏傳(chuan) 佛教繁榮之時,國家越是穩定繁榮,藏傳(chuan) 佛教就會(hui) 越好地得到弘揚發展。多布瓊說:“衷心祝願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an) 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西藏人民必將與(yu) 全國兄弟民族人民一道,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奮勇前進,共同書(shu) 寫(xi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華彩篇章。”(新利平台 記者/劉莉 姚浩然 歐帆)

(責編: 楊眉笑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