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藏東明珠:西藏現代教育的開端與70年巨變

發布時間:2020-09-22 18:57: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昌都市不僅(jin) 是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西藏飄揚之地,西藏的現代教育也在此開啟。


圖為(wei) 20世紀50年代的昌都小學

  1950年12月31日,昌都地區第一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hui) 議通過了《在昌都地區創辦學校,發展昌都地區科學文化教育事業(ye) 的決(jue) 議》。1951年1月1日,進藏部隊派文教組負責人李安宅、於(yu) 式玉兩(liang) 位教授籌辦昌都小學。

  1951年1月20日,昌都冬學成立,時有學生60餘(yu) 人,分甲、乙、丙3個(ge) 班進行授課。同年5月1日,在冬學基礎上正式成立昌都小學(昌都市實驗小學的前身),這裏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西藏創立的第一所現代學校,是西藏現代教育的起點,昌都各族普通群眾(zhong) 結束了沒有權力接受教育的曆史。

  9月21日,昌都市教育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局長巴桑次仁在慶祝昌都解放70周年第二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了70年來昌都教育事業(ye) 的發展曆程。


圖為(wei) 昌都市實驗小學的未來教室

圖為(wei) 2019年昌都市研究生考試

圖為(wei) 護理學專(zhuan) 業(ye) 學生

  發端70載愈壯大

  1951年昌都地區僅(jin) 有一所現代意義(yi) 上的學校,在校學生60多人,教師主要以進藏部隊隨軍(jun) 幹部為(wei) 主,總人數不超過20人。

  目前,昌都市各級各類學校669所,已經建立了包括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ye) 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內(nei) 的現代民族教育體(ti) 係,人民群眾(zhong) 入學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昌都市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47859人,是1951年的2464倍,教育普及程度全麵提高。全市教育係統基礎教育階段教職工10562人,是1951年的528倍。各級各類學校占地麵積4481502平方米,辦學條件大幅改善,學校麵貌發生深刻變化,全市適齡兒(er) 童少年入學率達到國家標準,農(nong) 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ye) 技能培訓人數年平均達1萬(wan) 人次,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4年。

 
圖為(wei) 昌都市實驗小學在學校操場開展新少先隊員入隊儀(yi) 式

圖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

圖為(wei) 第二課堂茶藝課

  春風化雨潤無聲

  70年來,昌都市突出加強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wei) 主的“雙語”教育,按規定落實少數民族教學語言。內(nei) 地西藏初中班、中考、高考、對口高職“四大考試”少數民族單獨劃定分數線,招生不斷向民族考生傾(qing) 斜,向基層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子女傾(qing) 斜,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大力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積極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市教育係統500多人次的電教作品在全國各類多媒體(ti) 大賽中獲獎。1985年以來,內(nei) 地西藏班累計培養(yang) 昌都籍合格畢業(ye) 生1萬(wan) 多人,積極與(yu) 天津、重慶、福建援藏省市協調,專(zhuan) 門開辦昌都班,2014年以來累計招收昌都籍學生987人,讓更多昌都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內(nei) 地接受優(you) 質教育。

  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瞄準意識形態這個(ge) 靶心,全麵加強意識形態領域教育。深入開展“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過好當下幸福生活”“新時代好少年”“四講四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讓師生樹牢“四個(ge) 意識”,淡化宗教消極影響,增強“四個(ge) 自信”和“五個(ge) 認同”。

  在發展和繁榮昌都體(ti) 育事業(ye) 上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共建成各類體(ti) 育場地642個(ge) ,以大象拔河、抱石頭、抱沙袋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民族體(ti) 育活動廣泛開展,全地區每年組織群眾(zhong) 性體(ti) 育活動30餘(yu) 次(項),經常性參與(yu) 體(ti) 育鍛煉人數20萬(wan) 人次以上。1965年以來,全地區各級各類學校都將體(ti) 育課列入教學計劃,學校體(ti) 育逐步成為(wei) 貫徹“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兩(liang) 課”“三操”“兩(liang) 活動”全麵普及,青少年陽光體(ti) 育活動廣泛開展,體(ti) 育施標麵達到100%,達標率90%以上。


圖為(wei) 重慶援藏教師開展培訓活動示範課

圖為(wei) 昌都市第一屆小學聯盟藏文名師講堂活動

  立德樹人師為(wei) 範

  70年來,昌都市始終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發展教育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教師待遇不斷改善、關(guan) 心關(guan) 愛不斷加強、教學研究能力不斷提高,全市教師隊伍成為(wei) 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主力軍(jun) 、生力軍(jun) 。

  多年來,通過給位子、搭台子、結對子、樹樣子等方式,有效發揮教育人才援藏作用,建立一對一、一對多的師徒關(guan) 係,促進本地教師與(yu) 援藏教師的深度融合,加強兩(liang) 個(ge) 團隊的人員對接、理念對接和工作對接,全市教師隊伍為(wei)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默默奉獻。

  “70年光輝曆程,70載輝煌成就。”巴桑次仁總結道,“成績的取得凝聚著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凝聚著內(nei) 地援昌省市、企業(ye) 的無私援助;凝聚著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腳踏實地的昌都人民正放眼未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譜寫(xie) 昌都教育新的輝煌篇章。”(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賈華加 圖片由昌都市委宣傳(chuan) 部提供)

  

(責編: 楊加才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