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品走出“深閨”
新利平台訊 產(chan) 業(ye) 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就地就業(ye) 擺脫貧困的長久之計和根本途徑。記者近日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采訪了解到,昌都市立足當地資源大力扶持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實現貧困群眾(zhong) 就地脫貧、穩定脫貧。
走進芒康縣峨江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幾位當地村民正在分裝、打包青稞餅幹、糌粑營養(yang) 餐等產(chan) 品。
圖為(wei) 村民正在分裝、打包青稞餅幹 攝影:賈華加
青稞是西藏自治區的特色糧食作物,但長期以來青稞大多都被磨成粉製作成糌粑,其附加值並不高,難以帶動當地群眾(zhong) 脫貧增收。
“我們(men) 利用青稞資源,發展以青稞為(wei) 原料的食品開發產(chan) 業(ye) ,著重提升青稞的附加值,帶領更多的農(nong) 民增收。”峨江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昂旺鄧吉說。
峨江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銷售項目投產(chan) 以來,在生產(chan) 、加工、服務、銷售的各環節均利益聯結服務於(yu) 農(nong) 民,公司與(yu) 農(nong) 戶簽訂產(chan) 品包銷合同,保障農(nong) 民青稞銷路問題。
圖為(wei) 正在分裝青稞餅幹 攝影:賈華加
“公司投產(chan) 後讓當地群眾(zhong) 的餘(yu) 糧有了去處,也給當地的富餘(yu) 勞動力提供了就業(ye) 崗位。”昂旺鄧吉介紹說,峨江公司已累計收購當地青稞2000餘(yu) 噸,每年用工達到300多人次,年人均收入38000元,今年公司已收購當地青稞200多噸。
青稞餅幹、糌粑營養(yang) 餐等係列青稞產(chan) 品走出西藏自治區,讓更多的人品嚐到了青稞的味道,也讓芒康縣農(nong) 民依靠熟悉的青稞味實現了脫貧增收。
圖為(wei) 峨江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銷售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糌粑營養(yang) 餐 攝影:賈華加
產(chan) 業(ye) 扶貧,立足當地資源稟賦是關(guan) 鍵。
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一直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19世紀葡萄酒和葡萄酒釀造技術隨天主教傳(chuan) 入這裏,從(cong) 那以後當地群眾(zhong) 一直有種植葡萄,釀製與(yu) 飲用葡萄酒的習(xi) 慣。
2009年,西藏自治區第一家生產(chan) 葡萄酒的企業(ye) ——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在納西民族鄉(xiang) 正式成立,開始打造世界最高海拔的葡萄酒,並以孕育產(chan) 區葡萄的雪水之源“達美擁”雪山命名。
圖為(wei) 達美擁葡萄酒係列產(chan) 品 攝影:賈華加
自2009以來,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支持下及公司的努力下,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產(chan) 值每年成倍地增長,產(chan) 量從(cong) 2009的7噸跨越到2019年的410噸、年產(chan) 值達3350萬(wan) 元。產(chan) 量增長的同時品質進一步提高,2017年3月榮獲“亞(ya) 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得到了國際認可。
2016年5月,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成立“達美擁扶貧辦公室”,著重開展“精準扶貧”與(yu) 產(chan) 業(ye) 化扶貧工作。
“為(wei) 帶動當地群眾(zhong) 種植葡萄,公司與(yu) 納西民族鄉(xiang) 、木許鄉(xiang) 、曲孜卡鄉(xiang) 三鄉(xiang) 的葡萄種植戶簽訂葡萄收購協議,公司每年定期按高於(yu) 市場價(jia) 10%的價(jia) 格收購葡萄。”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創始人洛鬆次仁介紹說,幾年來,已帶動納西民族鄉(xiang) 、木許鄉(xiang) 、曲孜卡三個(ge) 鄉(xiang) 鎮群眾(zhong) 種植釀酒葡萄近萬(wan) 畝(mu) 。
圖為(wei) 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葡萄標準化種植示範園內(nei) 的葡萄 攝影:賈華加
為(wei) 強化示範帶動作用,把葡萄產(chan) 業(ye) 做好做實,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通過租地,自主建設高原有機釀酒葡萄標準化種植示範園500餘(yu) 畝(mu) ,引進十幾個(ge) 葡萄品種,開展滴灌、植物防蟲等高新技術示範,進行普通農(nong) 家種植試驗,探索符合當地氣候環境和耕種習(xi) 慣的一套葡萄種植技術,加固產(chan) 業(ye) 化根基。
目前,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有17位當地員工,每月最低收入3500元。
“從(cong) 2016年開始,為(wei) 了讓葡萄種植戶的葡萄種植技術有所提高,從(cong) 而提高產(chan) 量增加收入,每月都有公司技術員下鄉(xiang) 進行種植培訓。”洛鬆次仁說,葡萄技術指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葡萄種植戶已基本掌握葡萄的管理技術,公司也會(hui) 繼續派技術員對種植戶進行指導。
在產(chan) 業(ye) 扶貧路上,青稞、葡萄一個(ge) 個(ge) 當地特色產(chan) 品走出“深閨”,貧困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穩定增收,藏東(dong) 大地村村有產(chan) 業(ye) 、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的產(chan) 業(ye) 扶貧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改革•產業發展之路】讓藏紙“走出深閨”
藏紙,是一種傳承千年、獨具特色的藏族傳統手工藝品,以瑞香狼毒、沉香、山茱萸科的燈台樹、杜鵑科的野茶花樹為主要原料,經過去皮、劃搗、蒸煮、漚製、漂洗、搗料、打漿、抄造等環節,根據原料品質的差異,製成各種不同用途和等...[詳細] -
【繡花功夫】養在深閨人未識
8月的甘孜,即將進入青稞豐收的季節,金黃耀眼的黑青稞迎風搖曳,等待收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