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9月28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格某盜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檢察長根呷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出庭。
圖為(wei) 庭審現場
庭審中,公益訴訟起訴人圍繞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進行充分的舉(ju) 證和答辯,合議庭對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訴訟證據當庭予以采納,支持公益訴訟起訴人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當庭宣判被告人格某在承擔相應刑事責任的同時,賠償(chang) 因盜伐國有林森林資源直接經濟損失9000元,補種樹木15株並承擔3年的造林管護責任。被告人格某當庭認罪,深刻認識到自身過錯,表示將積極履行民事責任。
這是色達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案的成功辦理,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的堅定信心和決(jue) 心,在社會(hui) 層麵起到了有效的警示和預防作用。
據介紹,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司法解釋,對辦理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程序、檢察機關(guan) 的訴訟權利義(yi) 務等內(nei) 容作出規定。司法解釋明確檢察機關(guan) 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提起公益訴訟,更加合理、明確地界定了檢察機關(guan) 提起訴訟的身份;同時增加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一新的公益訴訟案件類型,明確規定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刑事案件中,需要追究被告人侵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的,檢察機關(guan) 可以一並提起附帶訴訟,由同一審判組織一並審理,節約司法資源。(新利平台 通訊員/張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