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旅遊資源探秘:上察隅鎮珞巴民俗村
新利平台訊上察隅鎮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西南部,察隅河西支貢日嘎布曲的中部,崗日嘎布山脈東(dong) 南部,距察隅縣城區120公裏,是察隅縣的邊境鄉(xiang) 鎮之一,邊境線長120餘(yu) 公裏,全鎮總麵積4300平方公裏。
圖為(wei) 美麗(li) 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上察隅鎮珞巴民俗村
上察隅鎮平均海拔1900米,地形複雜,低海拔地帶,屬溫帶氣候,年降雨量豐(feng) 富。有貢日嘎布曲支流阿紮河過境,林業(ye) 資源、礦產(chan) 資源、林下資源、水資源豐(feng) 富。有著分布廣闊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藍黑而茂密的森林盡頭是皚皚的雪峰,不時有巨大而晶瑩的冰川隨著溝穀延伸,突破雪線深入森林。
圖為(wei) 正在製作傳(chuan) 統織物的珞巴族婦女
上察隅鎮地理位置特殊資源豐(feng) 富,人文自然景觀壯觀。全鎮旅遊景點有阿紮千年冰川、米古檀香木、西巴民俗村、桑巴亞(ya) 中原始森林、布宗溫泉、木碗手工藝術品等。
圖為(wei) 美麗(li) 的西巴村民居
在上察隅鎮文化站站長格次的帶領下,我們(men) 首先來到西巴民俗村。西巴村為(wei) 珞巴族聚居村,是察隅縣唯一的珞巴民族村,每家每戶院落寬闊、整潔,都豎立著一麵紅豔豔的國旗,成為(wei) 邊境村的一大特色。2020年8月,全村共18戶63人,黨(dang) 員19人,勞力31人。
圖為(wei) 材質環保有特色的西巴村大門
在曆史上,珞巴族各部落一直處於(yu) 原始的刀耕火種狀態,1950年解放軍(jun) 進入察隅,珞巴族與(yu) 全國各兄弟民族一道進入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
圖為(wei) 西巴村布局示意圖
珞巴族由於(yu) 長期散居在喜馬拉雅南麓溝深穀長的深山峽穀之間,缺乏與(yu) 外界的交流,這種與(yu) 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也使珞巴族一直保持著原始的人文狀態,被國內(nei) 外研究者稱之為(wei) 人類文化學的“活化石”。珞巴族有語言沒有文字,其文化傳(chuan) 承主要靠口述。上世紀80年代,散居於(yu) 察隅縣各村的珞巴族人,響應國家建設邊疆,固邊守邊的號召,聚居於(yu) 西巴村。
圖為(wei) 西巴村獲得的眾(zhong) 多榮譽
1952年,珞巴族代表赤基米利隨西藏代表團來到首都北京,受到毛主席、 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親(qin) 切接見。2012年,西巴村金建當選為(wei) 十八大黨(dang) 代表,受到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的親(qin) 切接見。
圖為(wei) 西巴村民俗展廳展品
為(wei) 了更好的展示珞巴族傳(chuan) 統文化,如今,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西巴村建起了西巴民俗展廳,將珞巴族的曆史、民歌、傳(chuan) 統服飾、勞動用具等集中展示在一起,供遊客參觀。
圖為(wei) 西巴村村民種植的水稻正處在灌漿期
珞巴族民歌《山間珞巴最勤勞》中唱道:“鳥兒(er) 唱得歡,是因為(wei) 林子密,魚兒(er) 遊得快是因為(wei) 河水清,稻穀滿山崗是因為(wei) 珞巴最勤勞。”珞巴族人能歌善舞,在生產(chan) 生活過程中,創作出很多優(you) 美的民歌,表達他們(men) 對良好品德的歌頌,對辛勤勞動的讚美,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近些年,西巴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幹部對我們(men) 說:“援藏幹部把我們(men) 村的橋修好了,路通了,我們(men) 可以走出去了,在家搞種植,發展旅遊也有基礎了。”
圖為(wei) 西巴村茁壯生長的鐵皮石斛
在援藏幹部的幫助下,西巴村成功引進了鐵皮石斛等高附加值中藥材種植。鐵皮石斛有“救命仙草”“植物黃金”之稱,是一種具有極高藥用價(jia) 值的名貴中藥材,人工種植鐵皮石斛利潤豐(feng) 厚。
圖為(wei) 西巴村村民種植的玉米
在勤勞的西巴村人努力下,水稻、玉米、鐵皮石斛等等豐(feng) 收在望。來到田地,眼前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綠得耀眼,綠得醉人,稻田的盡頭是錯落有致的座座新屋,遠處山巒疊嶂,紫氣升騰,彌漫開來……,能看到遊客在此拍照、戲耍。令我驚奇的是這裏的每一株玉米結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雙苞。“每畝(mu) 能產(chan) 一千五六百斤幹玉米”,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村裏種的老品種玉米株杆又矮又小,一畝(mu) 隻能產(chan) 三四百斤。如今的雙苞玉米是原村委會(hui) 主任金建從(cong) 內(nei) 地引進的新品種,如今已在全村種植推廣。
在村兩(liang) 委的帶領下,如今的西巴村人均收入達1.2萬(wan) 餘(yu) 元,是上察隅鎮首個(ge) 萬(wan) 元村,村集體(ti) 存款突破30萬(wan) 元,整個(ge) 村莊環境整潔、家庭和睦、鄰裏和諧,宛如一幅恬靜溫馨、美麗(li) 清新的田園畫卷。(新利平台 通訊員/邵東(dong) 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