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西藏故事】“生態紅利”普惠新邊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十分關(guan) 心邊境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邊民生產(chan) 生活。日前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幫助邊境群眾(zhong) 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解決(jue) 後顧之憂。
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邊境鄉(xiang) 鎮,各族群眾(zhong) 守土固邊,也守護著雪域高原的綠水青山。他們(men)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走上生態致富路,建設起幸福家園。
圖為(wei) 亞(ya) 東(dong) 縣亞(ya) 東(dong) 生態產(chan) 業(ye) 園附近青山 攝影:王茜
在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的亞(ya) 東(dong) 生態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保護在各個(ge) 環節都有體(ti) 現。“西藏發展的底牌就是良好的生態,發展經濟必須保護好環境。”生態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貢布說。據悉,在這裏打工的村民月收入不少於(yu) 3000元。
日喀則市康馬縣嘎拉鄉(xiang) 克村裏的草場每五年就重新規劃、輪換使用。嘎拉穀玉克堆犛牛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讓群眾(zhong) 將牲畜入股實現集中養(yang) 殖,年底按股分紅。村民們(men) 說,“讓草地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讓犛牛得到更好的食物。”
圖為(wei) 以牛糞為(wei) 主要原料的生物燃料碳棒 攝影:王茜
牛糞+秸稈=燃料棒?環保“神器”在日喀則市康馬縣康馬鎮的眾(zhong) 豐(feng) 生物燃料碳棒加工廠內(nei) “誕生”了。據介紹,這種生物燃料碳棒燃燒起來無煙、無味,燃燒值超過3000大卡,不僅(jin) 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每噸碳棒還可以實現利潤920元。
……
日喀則市的案例是西藏自治區邊境鄉(xiang) 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ge) 縮影。實踐經驗表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良好生態本身蘊含的經濟價(jia) 值,也能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圖為(wei) 亞(ya) 東(dong) 鄉(xiang) 仁青崗村民居 攝影:王茜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把“發展、穩定、生態”確立為(wei) “三件大事”,把“和諧穩定、安全生產(chan) 、生態保護”確立為(wei) 堅守的“三條底線”,大力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堅定不移推進美麗(li) 西藏建設。 “生態+農(nong) 牧”“生態+旅遊”等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生態利民與(yu) 示範創建深入推進。據悉,累計命名西藏自治區級生態縣17個(ge) 、生態鄉(xiang) 鎮213個(ge) 、生態村2373個(ge) 。邊境小康村建成153個(ge) ,生產(chan) 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如今,生態環境在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生態紅利”普惠邊境鄉(xiang) 村。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指引下,相信西藏自治區邊境村必將設施完善、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良好、宜居宜業(ye) ,村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美滿。(新利平台記者/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世界屋脊的綠色需要你的嗬護
新利平台訊 由於近期西藏東部地區的氣候逐漸幹燥,地處318國道、昌都與林芝交界地的然烏湖國家森林公園也進入了防火期。當前,昌都市卡若區森林消防中隊進駐然烏湖國家森林公園開展防火相關工作。[詳細] -
四川理塘縣“千戶藏寨”遊客旺
新利平台訊 10月4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千戶藏寨”景區遊人如織,摩肩接踵,來自各地的旅遊團、自駕遊等大批遊客紛紛前來觀光遊玩,盡情暢遊假期的美好時光。[詳細] -
周內西藏北部一帶有7~8級大風 沿雅江一線有5級左右陣風
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10月4日下午發布消息,下周(2020年10月5日~11日)西藏自治區北部一帶有7~8級大風,沿雅江一線有5級左右陣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