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共話十八軍英雄事跡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發布時間:2020-10-06 16:19: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奉命從(cong) 四川進軍(jun) 西藏,為(wei) 和平解放西藏、完成祖國大陸統一的偉(wei) 大征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70年後,十八軍(jun) 將士的後代們(men) 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重走十八軍(jun) 進藏路。

  10月5日,十八軍(jun) 子弟重走父輩進藏路活動甘孜座談會(hui)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召開,十八軍(jun) 後代代表、甘孜縣相關(guan) 領導、少先隊代表等參會(hui) ,共同追憶十八軍(jun) 英雄事跡,學習(xi) 老西藏精神。


圖為(wei) 座談會(hui) 現場 攝影:歐帆

  甘孜的熱土上,書(shu) 寫(xie) 著十八軍(jun) 英雄們(men) 的故事:1951年,昌都戰役勝利後,為(wei) 解決(jue) 部隊供給困難,十八軍(jun) 官兵和甘孜縣各民族群眾(zhong) 一道,僅(jin) 用7個(ge) 月時間就建成了當時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雲(yun) 巔機場,打通了物資補給的空中通道;建設期間,為(wei) 了保障人員生活,同時又不打擾民眾(zhong) ,部隊在機場旁的山坡上修建了1600餘(yu) 個(ge) “延安式”窯洞,6名女兵在搶修機場中犧牲,長眠在甘孜大地……

  “1950年,我的父母進藏,把我送回了河北老家,再見父母已經是1955年。我們(men) 十八軍(jun) 的很多後代,小時候幾乎沒有得到父母親(qin) 的關(guan) 愛,很多都是在幼兒(er) 園、在學校長大。他們(men) 為(wei) 西藏人民操了一輩子的心,為(wei) 西藏的發展奉獻了他們(men) 的一生。”原十八軍(jun) 宣傳(chuan) 部長夏川之子、陸軍(jun) 裝甲兵學院政治部主任蘆繼兵感慨,受父母影響,他們(men) 自小就對十八軍(jun) 有著深刻印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西藏情節。作為(wei) 十八軍(jun) 將士們(men) 的後代,他們(men) 會(hui) 繼承父母的意誌,發揚老西藏精神,一樣會(hui) 為(wei) 西藏的發展和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wei) 座談會(hui) 結束後,十八軍(jun) 後代代表們(men) 簽名留念 攝影:歐帆

  “十八軍(jun) 在進軍(jun) 中嚴(yan) 格遵守紀律,遵重民族風俗信仰,與(yu) 包括甘孜縣在內(nei) 的四川境內(nei) 各族群眾(zhong) 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留下了無數至今仍被廣泛傳(chuan) 頌的軍(jun) 民魚水情佳話,奠定了民族團結進步最為(wei) 堅實的根基。”中共甘孜縣委副書(shu) 記、縣人民政府縣長龍明阿真表示,十八軍(jun) 熔鑄的老西藏精神和“兩(liang) 路”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新時代推進“四個(ge) 偉(wei) 大”的強大精神動能。我們(men)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沿著十八軍(jun) 將士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wei) 建設美麗(li) 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