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農戶的十年
圖為(wei) 拉巴 攝影:趙二召
新利平台訊 10月14日中午,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科迦村。結束了一上午勞作的拉巴回到了家裏,推開房門,舒展下筋骨,給自己煮上一壺茶,小憩片刻,便開始侍弄心愛的花草,享受這難得的閑暇時光。
農(nong) 家無閑人。拉巴的丈夫正帶著兒(er) 子跑運輸,時常不在家中,兩(liang) 個(ge) 女兒(er) 正在外地讀書(shu) ,一個(ge) 人在家的拉巴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既要照看家庭旅館的生意,又要忙一些農(nong) 活,即使在農(nong) 閑季節,也閑不住,她會(hui) 去村裏的婦女合作社打一些零工。
“大家都在忙,我也不能落下啊!”拉巴說,現在生活這麽(me) 好,就更不能懶懶散散。辛勤勞作的拉巴一家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成了村裏公認的模範家庭,而拉巴樸實的話語潛藏著這個(ge) 家庭的幸福“密碼”。
圖為(wei) 科迦村 攝影:貢覺群培
普蘭(lan) 縣位於(yu) 阿裏地區南部,與(yu) 印度和尼泊爾接壤,當地的普蘭(lan) 口岸是阿裏唯一對外通商的口岸,上世紀50年代末,中央批準在普蘭(lan) 設立國際市場,1995年獲準成為(wei) 中國國家二級口岸。
科迦村屬邊境一線自然村,距離邊境線僅(jin) 8公裏。十年前,剛嫁到科迦村的拉巴就和丈夫一起開始經營家庭旅館,借助於(yu) 來往遊客的日益增多,小小的家庭旅館為(wei) 拉巴一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旅遊旺季期間,每天可收入400多元。
家庭旅館的生意並沒有讓拉巴“冷落”了腳下的土地,家中十幾畝(mu) 耕地均被打理妥當,尤其是隨著藏青2000新品種的推廣試種,青稞產(chan) 量大幅提升,農(nong) 作物增產(chan) 增收明顯,拉巴一家的收入穩定上升。
等到手裏有了一定的積蓄,拉巴丈夫購置了貨車專(zhuan) 門跑運輸。自2016年開始,當地實施科迦村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先後投資5620.5萬(wan) 元實施科迦村整體(ti) 提升工程,借助於(yu) 邊境小康村的建設,拉巴一家和村民一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道。
為(wei) 持續促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今年西藏專(zhuan) 門建立了政府投資項目吸納就業(ye) 專(zhuan) 項對接機製,將政府投資400萬(wan) 元以下和邊境小康村“以工代賑”的項目基本交由農(nong) 牧民施工企業(ye) 建設。在邊境一線的科迦村村民受惠此項政策,農(nong) 牧民施工隊承接的項目越來越多,運輸車隊的業(ye) 務不斷,當地村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圖為(wei) 拉巴一家的家庭旅館 攝影:趙二召
最近十年的生活變化,拉巴怎麽(me) 也想不到,家鄉(xiang) 變化這麽(me) 大,生活過得這麽(me) 好。坐在窗明幾淨的新式房間裏,拉巴回憶兒(er) 時生活的地方:“最深的印象是住的土坯房,為(wei) 了保暖,窗戶特別小。”如今的新式房屋,新建了陽光房,可以取暖、養(yang) 花。
富起來的科迦村村民倍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自覺遠離賭博酗酒、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xi) ,將“禁止賭博、摒棄等靠要思想”寫(xie) 進了村規民約,自發投身科迦藏戲、噶爾舞、普蘭(lan) 宣服飾等文化傳(chuan) 承中,在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中汲取營養(yang) ,煥發文明鄉(xiang) 村新氣象。
午後的陽光暖暖的,拉巴正盤算著對家庭旅館進行“改造升級”。她說:“每個(ge) 房間要重新裝修換新,有廁所、有自來水、有無線網絡。現在客人的需求提升了,我們(men) 也要跟上服務。”
等丈夫和兒(er) 子閑下來的時候,趁著冬季遊客較少的時機,他們(men) 的“升級改造”計劃將正式實施,迎接明年的旺季。(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點讚發展成就 “中央網絡主流媒體阿裏行”活動啟動
此次活動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為主線,深入報道阿裏地區經濟、社會、民生各方麵取得的巨大成就。[詳細] -
主流媒體深入阿裏點讚發展成就
由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指導、阿裏地委網信辦主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西藏中心承辦的“唱響新時代·邁向新征程——中央網絡主流媒體阿裏行”網絡主題活動,14日在阿裏地區普蘭縣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