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比如:終端醫療觸角延伸到農牧民身邊

發布時間: 2020-11-16 13:22: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那若溝 攝影:王淑

  新利平台訊 記者一行從(cong)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出發,行程200多公裏,翻過海拔5270米的夏拉山,在山高穀深的那若片區行駛近5個(ge) 小時,到了貢布多吉山腳下的那若片區村居中心衛生室。


圖為(wei) 那曲市比如縣那若片區村居中心衛生室 攝影:王淑

  牧民吾吉正在鄉(xiang) 村衛生室輸液,一行中的比如縣衛健委主任、人民醫院院長黃詩良見此情景便急忙向村醫江參打探病情,得知吾吉已經持續感冒發燒半個(ge) 多月,直至扛不住的時候才來村醫院就診。


圖為(wei) 醫生為(wei) 吾吉診療 攝影:地央

  村醫江參說:“吾吉的病情已經有肺部感染可能,建議送往縣醫院做全麵檢查。”由於(yu) 縣城路途遙遠,加上砂石路顛簸伴隨著風雪和暈車等,實在麻煩。吾吉支支吾吾拒絕了村醫的建議。

  在邊遠的農(nong) 牧區,類似吾吉這樣生病扛病拖延的情況較為(wei) 多見,到病痛實在抗不下去的時候才去找醫生,而拖延使病情變得更加嚴(yan) 重,給家庭和社會(hui) 都帶來較為(wei) 沉重的痛苦和負擔。更有甚者,一次小小的感冒都會(hui) 危及生命,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圖為(wei) 那曲市比如縣人民醫院 攝影:王淑

  為(wei) 解決(jue) 病患的病痛,自2017年起,那曲市比如縣人民醫院將醫療改革提上日程,並嚐試展開了鄉(xiang) 村醫療建設改革,黃詩良說:“為(wei) 解決(jue) 邊遠農(nong) 牧區就醫難,疾病無法及時得到治療等狀況,在廣大農(nong) 牧區必須建立一支經過規範化培訓的專(zhuan) 業(ye) 鄉(xiang) 村村醫隊伍,提高邊遠農(nong) 牧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白嘎鄉(xiang) 那若片區海拔4600米,氣候條件惡劣,每到冬季,大雪封山,進出山區都困難,就診醫療更無從(cong) 談起。建立農(nong) 牧區村衛生室,把農(nong) 村醫療的觸角延伸到農(nong) 牧民身邊,讓農(nong) 牧民在自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療健康服務勢在必行。

  為(wei) 延伸邊遠農(nong) 牧區的醫療服務,在比如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改革中,充分利用現代物聯網信息化,建立了遠程醫療網絡終端,支持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建立健康檔案和基本診療信息聯動遠程培訓、遠程醫療,統一化管理的信息化服務模式,支持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即時結算管理、改變當地醫療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實現了“小病不出村”。

  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環境下,遠程醫療不僅(jin) 可以解決(jue) 縣鄉(xiang) 村之間治療不及時的狀況,還可以為(wei) 農(nong) 牧民進行診療手術等,遇到較大病情,還可以與(yu) 較發達地區的三甲醫院遠程協作,幫助農(nong) 牧民實施遠程手術。

  黃詩良說,比如縣鄉(xiang) 村醫療改革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作為(wei) 縣級基層的醫改,要打破現有的僵化管理模式,“脫胎換骨”,根據縣情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醫療改革關(guan) 係到改善基層民生健康的基本狀況,實現基層人才的培養(yang) ,從(cong) 而徹底改變邊遠農(nong) 牧區醫療落後的現狀。

  在鄉(xiang) 村醫療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基層醫療條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那曲市比如縣從(cong) 基層村醫入手,采用全縣村醫崗位麵向社會(hui) 競聘上崗的形式,這在比如縣曆史上是首次,在那曲市乃至西藏自治區也是首次。


圖為(wei) 比如縣遠程診療會(hui) 診中心 攝影:王淑

  今年7月20日,480名農(nong) 牧民從(cong) 各村(居)趕到城區、夏曲、達塘、白嘎四個(ge) 片區考點參加村醫考試,競聘168個(ge) 村的村醫崗位。錄用之後,根據工作年限和業(ye) 務水平,設置初級村醫、中級村醫和高級村醫三層次職級,實行梯度工資,以提高鄉(xiang) 村醫生服務積極性,提升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圖為(wei) 黃詩良(右二)為(wei) 牧民診療 攝影:王淑

  黃詩良表示,村醫是農(nong) 牧民的“家庭醫生”,村醫改革有利於(yu) 把最基層的醫療人員調動起來,把醫療體(ti) 係中最基礎的一環做實,發揮好村醫作用,完善農(nong) 牧民健康檔案,實現“強縣、聯鄉(xiang) 、提村”的健康比如。

  在比如縣白嘎鄉(xiang) 中心醫院,一排排擺放整齊的健康檔案引人注目,工作人員將轄區百姓的體(ti) 檢和健康情況分門別類,進行統一歸檔並錄入信息係統。醫生可以通過電子檔案很快調取查詢到相關(guan) 病人資料,更加精準了解造冊(ce) 檔案中患者病情,這使當地牧民來這裏看病更放心了。據了解,目前,白嘎鄉(xiang) 已完成全鄉(xiang) 農(nong) 牧民登記造冊(ce) 基本信息。


圖為(wei) 白嘎鄉(xiang) 中心醫院

  白嘎鄉(xiang) 中心醫院的職責還體(ti) 現在對鄉(xiang) 村醫生的管理上,通過安排鄉(xiang) 村醫生入戶了解情況,專(zhuan) 門核查回訪跟蹤病人的最新情況,匯總成病曆信息。這對於(yu) 了解基層健康信息,推動鄉(xiang) 村醫療改革落到實處起到了非常關(guan) 鍵的作用。

  白嘎鄉(xiang) 中心醫院院長頓珠曲英說:“此次鄉(xiang) 村醫療改革,最基礎的就是村醫的能力提升和作用發揮,而村醫發揮作用很大一方麵就是幫助建立村民健康檔案,協助核查村民健康情況,這也是信息化和現代化的要求,更是實現遠程醫療的基礎性工作。”


圖為(wei) 比如縣人民醫院醫生 攝影:王淑


圖為(wei) 比如縣醫療教育培訓基地 攝影:王淑

  如果說村醫是“手”,鄉(xiang) 鎮中心醫院為(wei) “肘關(guan) 節”,那麽(me) 比如縣醫療衛生服務綜合體(ti) 就是大腦和軀幹。比如縣把縣人民醫院、藏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進行整合,統一建設成醫療服務綜合體(ti) 。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億(yi) 多元,目前已交付使用。項目內(nei) ,有參照內(nei) 地三甲醫院標準建設的層流淨化手術室和重症監護病房,有設施先進的產(chan) 房,還有那曲市唯一的醫用製氧站,以及設施設備完善的消毒供應中心和洗滌中心。

  據了解,比如縣計劃通過3至5年的時間,完善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村衛生室布局,規範基層衛生辦公製度,基本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使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從(cong) 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基本建成一支能適應群眾(zhong) 需求的規範化鄉(xiang) 村醫生隊伍,達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xiang) ”的目標。(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二召)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