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
新利平台訊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jue) 勝之年。12月25日,記者在西藏阿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阿裏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持續良好,主要汙染物約束性指標和資源消耗水平控製在國家、西藏自治區核定範圍內(nei) 。
圖為(wei) 藏原羚
2020年10月,阿裏地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地區,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達到97%以上,主要河湖水質均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土壤環境質量總體(ti) 保持良好,阿裏地區仍然是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圖為(wei) 斑頭雁
阿裏地區突出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持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完成28座加油站油氣雙層管改造、回收治理工作,全麵推廣使用國六標準成品油;完成阿裏地區7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工作,完成劄達、普蘭(lan) 、日土3縣入河排汙口設置評審工作,建成6縣及普蘭(lan) 縣巴嘎鄉(xiang) (塔爾欽)國際旅遊特色小城鎮汙水處理廠和汙水收集管網;阿裏地區7縣垃圾填埋廠基本實現規範穩定運行,建成投運地區廢機油規範化暫存點,轉移處置97噸廢機油。
圖為(wei) 藏野驢
“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牧業(ye) ,建成噶爾縣生態農(nong) 業(ye) 示範園等11個(ge) 產(chan) 業(ye) 園和基地,積極發展以野血犛牛、藏西北絨山羊為(wei) 代表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努力把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阿裏地區行署副專(zhuan) 員尼瑪說:“阿裏地區著眼培育‘遊第三極峽穀、品古象雄文化’旅遊品牌,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全年共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115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6億(yi) 元。”
圖為(wei) 阿裏地區美景
阿裏地區有2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4個(ge) 西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wei) 野生動物的“天堂”。阿裏地區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量由原來的2萬(wan) 隻左右增加至現在的6萬(wan) 隻左右,野犛牛由原來的1萬(wan) 隻左右增加至現在的2萬(wan) 隻左右,藏野驢由原來的1.5萬(wan) 隻左右增加至現在的4萬(wan) 隻左右,雪豹、盤羊、岩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
圖為(wei) 黑頸鶴
阿裏地區加強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的搶救性保護,編製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物種拯救保護工作方案,明確保護重點、目標和拯救保護措施,及時收養(yang) 救護受傷(shang) 、致殘野生動物,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嚴(yan) 厲打擊和堅決(jue) 禁止亂(luan) 捕亂(luan) 獵行為(wei) 。
圖為(wei) 盤羊
阿裏地區從(cong) 2014年開始每年落實24.99萬(wan) 元資金,租賃草場用於(yu) 金絲(si) 野犛牛生存棲息,金絲(si) 野犛牛種群數量達到200餘(yu) 隻。每年藏羚羊產(chan) 羔季,阿裏地區林草部門積極擔當、主動作為(wei) ,組織羌塘自然保護區專(zhuan) 業(ye) 管護員、野保員、生態崗位人員按照各自管轄範圍,在藏羚羊遷徙要道、固定產(chan) 羔區域開展監測、巡護,特別是每年為(wei) 219國道馬攸木段近萬(wan) 餘(yu) 隻藏羚羊產(chan) 羔保駕護航。
圖為(wei) 野犛牛
2021年,阿裏地區將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jue) 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斷推進美麗(li) 阿裏建設,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圖為(wei) 阿裏地區美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