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素有“康北糧倉(cang) ”之美譽,甘孜縣委、縣政府著力提升青稞生產(chan) 附加值,持續穩定增加種糧戶的收入,助力甘孜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
農(nong) 業(ye) 作為(wei) 甘孜縣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糧食年產(chan) 量達3.28萬(wan) 噸,是全州產(chan) 糧大縣,但產(chan) 業(ye) 發展始終是突出短板,由於(yu) 青稞價(jia) 格低、銷售渠道窄,加之群眾(zhong) 的傳(chuan) 統思維,導致青稞不出倉(cang) 、群眾(zhong) 增收困難。甘孜縣委、縣政府著力做好青稞產(chan) 業(ye) 這篇大文章,於(yu) 2018年引進了貝瑪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建設集科技培育、產(chan) 品加工、休閑觀光、創新研發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青稞文化園。
圖為(wei) 甘孜縣青稞文化園裏忙碌的格薩甲波糧倉(cang)
在該園的格薩甲波糧倉(cang) 現場,裝滿糧食的拖拉機和貨車,有的忙著把青稞卸下來,有的忙著把青稞倒進糧食精選機裏、有的忙著稱重、有的忙著做登記,忙得不可開交。
紮科鄉(xiang) 村民說,以前想把糧食賣出去也賣不出好價(jia) 錢,現在,在縣委、縣政府的政策下,餅幹廠收購我們(men) 的青稞,白青稞100斤220元,黑青稞100斤250元,給的價(jia) 格比外麵的市場高,“去遠的地方務工有點困難,種植糧食,可以增加收入。我有12200多斤青稞,賣了不少錢。現場商家還給我們(men) 準備了青稞餅幹和開水,很貼心,特別感謝。”
圖為(wei) 甘孜縣青稞文化園的工人們(men) 正在將收購的青稞倒入精選機
據了解,園區自2020年9月正式投產(chan) 以來,已收購青稞150萬(wan) 斤,實現群眾(zhong) 增收350.99萬(wan) 元;生產(chan) 銷售青稞產(chan) 品1千噸,價(jia) 值500餘(yu) 萬(wan) 元;長期解決(jue) 當地貧困人口就業(ye) 24人。
甘孜縣經濟和信息商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園區根據縣委、縣政府3+3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直接推動了農(nong) 業(ye) 的提質增效,從(cong) 2020年9月30日園區產(chan) 品正式進入市場,2個(ge) 多月已經收購當地老百姓的青稞150萬(wan) 元左右,青稞的收購價(jia) 格每斤高於(yu) 市場價(jia) 6毛錢,直接帶動老百姓收入增長350萬(wan) 元左右。2個(ge) 月中,園區銷售了產(chan) 品500萬(wan) 元左右,直接帶動老百姓的種植積極性,同時也解決(jue) 了一部分老百姓的就業(ye) 。
據介紹,下一步,園區將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省級工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全麵建成運營後,計劃年收購甘孜縣青稞7700噸,實現年產(chan) 值1億(yi) 元,將惠及全縣179個(ge) 行政村、8490戶4.2萬(wan) 餘(yu) 人,創造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崗位300餘(yu) 個(ge) ,徹底解決(jue) 甘孜縣青稞“出倉(cang) ”問題,持續穩定增加種糧戶的收入,助力甘孜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新利平台 通訊員/朱昌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