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你是否好奇過,最近幾年,為(wei) 什麽(me) 越來越多的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都可以支持藏文輸入法了?
從(cong) 夢想在電腦上打出一個(ge) 藏文字,到為(wei) 微軟Windows操作係統創造出藏文字體(ti) 和輸入法,再到開發珠穆朗瑪係列藏文字體(ti) ,牽頭研發珠穆朗瑪係列藏文字體(ti) 和藏文輸入法,編纂《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等,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紮西次仁用自己幾十年的職業(ye) 生涯實踐著藏文數字化的夢想,也見證了藏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亮相與(yu) 奔跑。
圖為(wei) 紮西次仁
據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鄭堆介紹,每一種語言都有一個(ge) 不斷規範的發展過程,藏語文也不例外。多年來,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hui) 組織實施藏語新詞術語的收集、整理、規範工作,定期審定發布並出版規範的新詞術語。
2015年底,國家標準《信息技術藏文詞匯》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第一個(ge) 少數民族文字的信息技術詞匯國家標準正式誕生。2018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審定的藏語新詞術語》發布,包含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等近1500條熱門、高頻詞匯。2015年出版的《藏漢英對照新詞術語詞典》,又將於(yu) 2021年初出修訂版、新增1000多個(ge) 新詞。
藏語新詞術語有了規範與(yu) 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具體(ti) 使用中還存在與(yu) 新興(xing) 媒介融合的問題。
圖為(wei) 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首頁
圖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藏文網站頁麵
藏語文與(yu) 新興(xing) 媒介的融合走過了一段比較曲折的經曆,藏文雖然是拚音文字,但與(yu) 計算機、手機等新媒介的融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便通過藏文《大藏經》對勘等項目開創性地開展了藏文與(yu) 計算機相銜接、兼容的工作,走在了前列。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應用、更新換代,藏文也需要與(yu) 之適應,否則將走向落後。在紮西次仁牽頭下,開發了珠穆朗瑪係列藏文字體(ti) ,共有17種不同風格,對藏文走上現代化道路做出了有益探索,也是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在傳(chuan) 統文化保護方麵做出的一大貢獻。
圖為(wei) 藏文編碼國際標準示意圖
紮西次仁感慨,不少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其實是在跟人“搶著做”,因為(wei) 有境外學術機構也在開展類似項目。以計算機編碼為(wei) 例,“若非中國搶先完成製定藏文編碼國際標準,可能就有別國研究機構使用藏文字母另提一套編碼、申報國際標準”。他說,使用藏文人口數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國,“這個(ge) 標準當然該由我們(men) 製定”。因此,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還關(guan) 乎藏語話語權問題。
圖為(wei) 珠穆朗瑪——烏(wu) 金薩瓊體(ti) 示意圖
圖為(wei) 珠穆朗瑪——藏文篆體(ti) 示意圖
2007年至2010年期間,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陸續推出了10種基於(yu) 國家兼國際編碼標準的珠穆朗瑪字體(ti) 。該字體(ti) 共有17種不同風格,包括基於(yu) 敦煌藏文文獻開發的敦煌體(ti) 、基於(yu) 哲蚌寺經書(shu) 典藏開發的雕版體(ti) 、基於(yu) 皇帝詔書(shu) 和曆史文案開發的文告體(ti) 、基於(yu) 曆史圖章開發的篆體(ti) 和知名書(shu) 法家字帖開發的美術體(ti) 等。
牽頭研發珠穆朗瑪係列藏文字體(ti) 的紮西次仁回憶道,與(yu) 漢語字體(ti) 研發不同,藏文字體(ti) 研發的一個(ge) 難點在於(yu) 元音符號的跨字符顯示,並且還涉及到藏文特殊字符和梵文轉寫(xie) 文的研發。為(wei) 了實現藏文文字的輕鬆錄入、顯示和處理,他在研發初期用了大量時間研究阿拉伯文、希伯來文、印度文字的開發。
圖為(wei) 安卓係統手機界麵的珠穆朗瑪字體(ti) 示意圖
“過去,藏文軟件的開發主要是應用於(yu) 計算機桌麵係統,如Windows操作係統、Macintosh蘋果操作係統,最近10年,隨著手機的普及,適用於(yu) 移動端的藏文軟件也在陸續開發。”紮西次仁說,注意到這一問題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從(cong) 2015年開始推動藏文軟件在移動端的應用,並把目光投向了國產(chan) 手機,基於(yu) 國家標準,參考已有的用戶體(ti) 驗並盡量保持其延續性,為(wei) 華為(wei) 手機設計了藏文輸入鍵盤。2017年,華為(wei) 全麵推出自帶藏文輸入法的手機。
“根據國際統計數據,中國有4個(ge) 自帶藏文輸入法的手機品牌使用量排在iphoness、三星之前。最近,我們(men) 對這4種手機的藏文支持情況做了一個(ge) 簡單的調研,發現他們(men) 基本都是按照我們(men) 提出的設計方案、規劃布局來做的,而且界麵做得非常好。我們(men) 的研發成果都是免費提供的,廣大用戶可以購買(mai) 到全麵支持藏文的國產(chan) 手機,我們(men) 也因此感到欣喜。”說到此,紮西次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陳浩力 圖片由紮西次仁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