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政協委員建議鄉村振興“接棒”脫貧攻堅
新利平台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奮鬥的起點。”西藏自治區作為(wei) 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已徹底擺脫了束縛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如何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傳(chuan) 遞好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接力棒”,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2021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政協委員們(men) 熱議的話題之一。
圖為(wei) 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卡地村一角
圖為(wei) 日喀則市康馬縣嘎拉穀玉克堆犛牛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一角
政協委員、山南市桑日縣政府辦公室四級主任科員白瑪旺姆建議從(cong) 轉變群眾(zhong) 觀念,解放群眾(zhong) 思想;完善基礎設施,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堅持因地製宜,發展產(chan) 業(ye) 促增收等方麵“接力跑”。
她建議要聚焦農(nong) 牧區尤其是偏遠地區群眾(zhong) 出行問題,加快推進鄉(xiang) 村道路建設,解決(jue) 建製村通達通暢和易地扶貧搬遷點交通配套問題。
白瑪旺姆表示,除了解決(jue) 交通“最後一公裏”,“還要積極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讓更多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
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財政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處一級調研員尼瑪旺久建議,要持續強化脫貧攻堅投入保障。他認為(wei) 發展產(chan) 業(ye) 是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機銜接的主要方向,要用財政涉農(nong) 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支持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農(nong) 村要發展,農(nong) 民要致富,關(guan) 鍵靠支部。政協委員、華電西藏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夏一勇建議要把政治素質好、群眾(zhong) 威望高、鄉(xiang) 村治理和致富帶動能力強、相對年輕的黨(dang) 員選拔到村幹部崗位上來,建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
他還建議健全村“兩(liang) 委一會(hui) ”等治理機製,加強普法宣傳(chuan) 教育,引導群眾(zhong) 依法自主管理鄉(xiang) 村事務。
政協委員、林芝市工商聯兼職副主席、林芝潤鑫實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宇提出“三個(ge) 聚焦”,即聚焦因地製宜,打造“一村一品”小產(chan) 業(ye) 格局,實現產(chan) 業(ye) 扶貧渠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聚焦持續增收,打造“三聯”模式(校企聯建、幹群聯動、利益聯結),實現產(chan) 業(ye) 扶貧手段由“輸血”救濟向“造血”發展;聚焦智力銜接,打造強化產(chan) 業(ye) 扶貧與(yu)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銜接的典型案例,示範帶動農(nong) 村致富。
他說:“人才是引領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核心要素,要通過築巢引鳳支持農(nong) 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和退伍軍(jun)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力軍(jun) ’。還要挖掘‘土專(zhuan) 家’‘村創客’等鄉(xiang) 土人才,發揮‘產(chan) 業(ye) 能人’作用。”
談問題、提建議、聊展望……大家紛紛表示,隻要深化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現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一個(ge) 個(ge)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西藏鄉(xiang) 村定會(hui) 展現在世人麵前。(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致富重任在肩 汗水晶瑩星月同輝
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山南市中部的瓊結縣總麵積1030平方公裏,地處喜馬拉雅山北坡,全縣地形三麵環山,是藏源山南的中心地帶,素有“吐蕃故裏”之稱,境內平均海拔3800米。[詳細] -
金融之力為西藏脫貧攻堅注入“強動能”
此外,人行拉薩中支還協調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相關銀行積極培育輔導企業發行扶貧票據籌集資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