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連續6年,西藏農村居民收入全國增速第一

發布時間:2021-01-23 22:33: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始終把發展生產(chan) 、做大做強扶貧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工作,紮實推進扶貧產(chan) 業(ye) 發展。

  2021年西藏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西藏累計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3037個(ge) ,落實各類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466.55億(yi) 元,通過扶貧產(chan) 業(ye) 直接帶動23.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脫貧。


圖為(wei) 扶貧產(chan) 業(ye) 阿旺綿羊育肥基地 攝影:趙耀

  半個(ge) 多世紀前,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得解放;今天,西藏徹底擺脫束縛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農(nong) 牧區麵貌發生巨大變化,農(nong) 牧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土地是我們(men) 的菜籃子和飯袋子,如今我們(me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錢包越來越鼓,生產(chan) 生活就像青稞生長一樣,農(nong) 業(ye) 已經成為(wei) 了最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xiang) 農(nong) 牧民米次說。

  2020年,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98元,同比增長12.7%,連續18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連續6年保持全國增速第一。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的4139元增加了10459元,增長2.52倍;比2015年的8244元增加了6354元,年均增長12.1%,順利完成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的“到2020年,西藏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目標任務。

  當前,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進入和平解放以來的“黃金時期”,西藏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立足資源優(you) 勢和區位優(you) 勢,在“特”和“優(you) ”上下功夫,大力培育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


圖為(wei) 日喀則農(nong) 牧民秋收 攝影:趙耀

  “十三五”時期,西藏青稞產(chan) 量、犛牛出欄數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2.2%、25.2%,連續五年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162家,主要農(nong) 作物綜合機械化率65%。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57億(yi) 元,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通過不斷調優(you) 品種和畜種結構,已初步形成了青稞、犛牛、藏豬、藏羊等十大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基地。

  過去一年,為(wei) 強化項目管理,促進扶貧產(chan) 業(ye) 資金保值增值,西藏自治區出台《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全麵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意見(試行)》,指導地市、縣區對現有扶貧產(chan) 業(ye) 進行全麵評估、係統梳理、分類指導,對效益明顯、益貧帶貧作用突出的扶貧產(chan) 業(ye) ,繼續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強;對發展前景較好,但當前存在困難的扶貧產(chan) 業(ye) 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jue) 問題,支持其健康發展;對發展前景不明朗、經營管理不善和扶貧帶貧效益不明顯、利益聯結機製不夠完善的企業(ye) 進行整合並轉。進一步明確扶貧產(chan) 業(ye) 產(chan) 權歸屬,大力培育扶貧產(chan) 業(ye) 經營管理人才,不斷加強扶貧產(chan) 業(ye) 後續經營管理,確保扶貧產(chan) 業(ye) 資金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圖為(wei) 收割機在青稞田裏進行機械化作業(ye) 攝影:趙耀

  2021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起步之年。西藏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為(wei)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促進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西藏自治區將嚴(yan) 格落實過渡期“四個(ge) 不摘”,保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整合160億(yi) 元資金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確保返貧致貧人口動態清零;開展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清產(chan) 核資,鞏固提升效益;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推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新開發20萬(wan) 畝(mu) 以上集中成片的基本農(nong) 田,實施200萬(wan) 畝(mu) 耕地質量提升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麵積120萬(wan) 畝(mu) ,確保青稞產(chan) 量穩定在80萬(wan) 噸以上。實施30萬(wan) 頭(隻)畜種改良工程,確保肉奶產(chan) 量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推進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加大鄉(xiang) 村規劃建設,實施100個(ge) 美麗(li) 宜居、休閑宜居、幹淨整潔村莊示範試點;推進農(nong) 民富裕富足,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推廣人入社、畜入圈、地流轉、勞轉移,開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提升行動,力爭(zheng) 資產(chan) 過百萬(wan) 元的合作社700家以上、過千萬(wan) 元的合作社70家以上。積極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服務”新業(ye) 態,完善農(nong) 牧業(ye) 保險服務,推動良種良法配套,促進農(nong) 機農(nong) 技農(nong) 藝融合;力爭(zheng) 50%以上的供銷合作社完成“四位一體(ti) ”綜合改革,讓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良性循環更加暢通。(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