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我黨在西藏最早成立的中心縣委——紮木中心縣委

發布時間: 2021-02-02 22:04:00 來源: 新利平台

  1955年,根據西藏工委通知要求,波密分工委撤銷,塔工分工委在波密成立,按照“原波密幹部除組成紮木中心縣委外,大部分到塔工工作”的指示,中共紮木中心縣委於(yu) 當年4月1日正式成立,隸屬中共昌都分工委,保留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波密第二辦事處,領導波密三宗(傾(qing) 多宗、易貢宗、曲宗),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執行“六年不改”政策,帶領紮木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改善民生,平息叛亂(luan) ,守衛建設波密。


圖為(wei) 趙雲(yun) 堂同誌


圖為(wei) 董玉珍同誌


圖為(wei) 孟憲民同誌晚年


圖為(wei) 紮木中心縣委幹部祁奮和丈夫張均

  紮木中心縣委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組織機構,縣委機關(guan) 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chuan) 部、統戰部;在波密三宗設立了中共傾(qing) 多宗工委、中共曲宗工委、中共易貢宗工委。趙雲(yun) 堂、董玉珍先後擔任紮木中心縣委書(shu) 記,董玉珍離任後,孟憲民作為(wei) 縣委副書(shu) 記主持縣委全麵工作。


圖為(wei) 末代波密嘎朗第巴(波密土王)旺欽杜堆(前排左三)及其隨從(cong) 人員

  紮木中心縣委時期,吸收了大量在當地有威望的藏族人士擔任公職,培養(yang) 了一批民族幹部。如1928年,藏波戰爭(zheng) (舊西藏政府向波密地區用兵),末代“波密土王”旺欽杜堆逃走,他兩(liang) 歲的女兒(er) 索郎央青,被老百姓暗中保護起來,尊為(wei) “波密公主”,1955年,索郎央青被任命為(wei) 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第二辦事處民政科科長。


圖為(wei) 藏族老百姓靠人背牛馱支援修路

  1955年紮木中心縣委的主要工作是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賠償(chang) 和救濟問題。由於(yu) 支援川藏公路建設,群眾(zhong) 的騾馬和犛牛在運輸中死了不少,修路還占用了群眾(zhong) 的耕地,造成了青苗的損失。此外,農(nong) 村主要勞動力因支援修路,對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也產(chan) 生了很大影響。許多群眾(zhong) 出現缺糧問題,生活發生困難需要救濟。同時,隨著公路修通,大量人員進入波密,一些單位和個(ge) 人到農(nong) 村采購物資的情況很難控製,引起了物價(jia) 的成倍上漲,在群眾(zhong) 心裏產(chan) 生了恐慌。紮木中心縣委在上級的支持下,大量調進物資平抑飛漲的物價(jia) ,穩定人心,到年底基本解決(jue) 了上述問題,在群眾(zhong) 中產(chan) 生了很好的反響。


圖為(wei) 譚冠三同誌

  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考慮到西藏曆史和現實的特殊情況,對西藏社會(hui) 製度的改革十分慎重,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方針。1956年9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西藏民主改革問題的指示》,確定了“六年不改” 方針。實行適當收縮、精簡機構、內(nei) 調幹部等政策,穩中求進。1957年夏,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hui) 副書(shu) 記、西藏軍(jun) 區政治委員譚冠三在紮木召開西藏關(guan) 於(yu) 收縮的動員會(hui) 議。在紮木這個(ge) 點是否要撤的問題上,在紮木工作的同誌討論認為(wei) ,紮木這個(ge) 點應該保留,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在波密工作的幾年裏,和紮木一帶的群眾(zhong)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上層愛國人士共事多年,忽然要走,感情上舍不得。當地的上層愛國人士知道情況後,給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發去電報,要求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軍(jun) 同誌留下來,並給予留下的同誌三項保證:一是提供工作便利的條件;二是保證留下人員的人身安全;三是保障留守人員與(yu) 上級(昌都)的通信聯係。受“大收縮”政策影響,1957年8月,邦達至林芝段公路維護人員已撤離,公路已經不能通車。愛國上層人士要保障留守同誌與(yu) 昌都通信聯係,主要靠人力跋山涉水來完成,這一點讓紮木的同誌們(men) 非常感動。最終上級同意紮木中心縣委保留,年底,紮木中心縣委保留了十幾名工作人員和部分家屬,留守一個(ge) 加強排。精簡機構和壓縮員額後,公路幹線僅(jin) 保留了青藏公路及康藏公路的崗托至怒江段、林芝到拉薩段;地方工作地點及軍(jun) 事駐地,隻保留昌都、紮木、察隅、江達、拉薩、日喀則、江孜等20多處。


圖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紮木中心縣委紅樓


圖為(wei) 時任紮木中心縣委副書(shu) 記,紮木保衛戰前線總指揮孟憲民


圖為(wei) 18軍(jun) 老戰士孟憲民的女兒(er) 孟桂琳向波密紅樓捐贈父親(qin) 的回憶錄《崢嶸歲月稠》(未出版)

  1959年1月3日,西藏反革命叛亂(luan) 武裝集合2000多人包圍攻打紮木。1月4日,紮木保衛戰打響,在紮木中心縣委和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波密第二辦事處的領導下,主持縣委全麵工作的副書(shu) 記孟憲民以波密紅樓為(wei) 指揮中樞,帶領60多位黨(dang) 政軍(jun) 同誌和愛國上層人士,在廣大僧俗群眾(zhong) 支持下,同仇敵愾,保衛紅樓,與(yu) 叛亂(luan) 分子進行了艱苦的鬥爭(zheng) ,苦守10天10夜,等來了援軍(jun) ,受到黨(dang) 中央和中央軍(jun) 委的通電嘉獎,林田德率領的加強排被授予集體(ti) 三等功,對保衛戰中表現突出的才旺貢布、布弟瑪、赤列等每人嘉獎了一支英式步槍。紮木保衛戰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群眾(zhong) ,樹立了我軍(jun) 平叛必勝的信心。

  1959年9月,中共西藏工委決(jue) 定撤銷中共紮木中心縣委和所屬的三宗工委,成立中共波密縣委,縣委機關(guan) 駐紮木,波密進入一個(ge) 嶄新的發展時期。

  注:本文係作者根據王長安、孟憲民、胡金安、陳欽甫、閆家琪等老同誌回憶、口述整理創作。照片由上述老同誌及祁奮、張均女兒(er) 張琪提供。

  (新利平台 文/張慶衝(chong) 作者係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古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副鄉(xiang) 長)

(責編: 龍真多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