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百年芳華】兌現承諾 :擺脫貧困

發布時間: 2021-02-22 20:08:00 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在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贏得一次又一次偉(wei) 大勝利,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發展奇跡。一百年風雨兼程,道不盡坎坷滄桑;一百年風雲(yun) 巨變,數不盡偉(wei) 業(ye) 輝煌。新利平台策劃推出“百年芳華”係列,走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輝煌曆程,感悟初心與(yu) 使命、榮光與(yu) 偉(wei) 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貧困問題始終是困擾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重大問題。幾千年來,由於(yu) 生產(chan) 力水平低下,以及疾病、戰亂(luan) 、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即使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的“盛世”,人們(men) 也未曾脫離貧困。消滅剝削、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這樣的任務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會(hui) 提出;這樣的標準,也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會(hui) 要求。

  “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的唯一的出路”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是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隻有27美元。為(wei) 消滅貧窮,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zheng) ,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推翻“三座大山”隻是消滅貧窮的第一步,建立新的社會(hui) 製度是根本保障。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向貧困宣戰。毛澤東(dong) 多次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的唯一的出路”。1956年,完成對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和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標誌著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經濟製度在中國全麵地建立起來,消除了造成貧困的不平等社會(hui) 結構,奠定了消除貧困的製度基礎,極大改變了我國貧窮落後麵貌。

  據統計,1956年,全國居民的消費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舊中國貧窮落後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要消滅貧窮”

  1978年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鄧小平同誌強調,“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要消滅貧窮”。麵對嚴(yan) 峻的貧困現實以及人民群眾(zhong) 想要盡快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迫切要求,黨(dang) 和政府通過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對抗貧窮。從(cong) 1978年到1985年,按照當時的標準(人均收入200元),我國貧困人口從(cong) 2.5億(yi) 下降到1.25億(yi) 。從(cong) 1986年起,我國開始實施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農(nong) 村扶貧開發。

  199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對扶貧開發做出了宏觀規劃和設計。到了2001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在上個(ge) 世紀末基本解決(jue) 農(nong) 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戰略目標已基本實現。在這樣短的時間內(nei) ,這麽(me) 多的貧困人口解決(jue) 了溫飽問題,是世界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一個(ge) 了不起的成就。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開始從(cong) 解決(jue) 溫飽為(wei) 主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的階段。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國農(nong) 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明確要求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wei) 主戰場,把穩定解決(jue) 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為(wei) 首要任務,實行扶貧開發和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有效銜接。

  短短的幾十年間,按現行標準測算,農(nong) 村貧困人口減少七億(yi) 多,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的奇跡。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

  2012年,中華民族迎來了開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新征程。彼時,中國還有著9899萬(wan) 的農(nong) 村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較深,自身發展能力較弱,且分散在交通信息閉塞、經濟發展落後、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脫貧成本之高、難度之大、見效之慢,超過以往。2013年11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要求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此後一係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得以實施。

  2013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創新機製紮實推進農(nong) 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對精準扶貧戰略和相關(guan) 政策體(ti) 係進行了頂層設計。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定》,正式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wei) 扶貧開發的基本方略,並開始全麵打響脫貧攻堅這場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戰役。2017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任務,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的莊嚴(yan) 承諾”。

  2020年,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chong) 刺脫貧攻堅的終點沒有改變,時間也沒有拖延。2020年底,中國曆史性地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兌(du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中國人民的莊嚴(yan) 承諾。

  這是一場偉(wei) 大的接力,擺脫貧困的接力棒傳(chuan) 到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手中。終於(yu) ,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我們(men) 奔向了貧困終點,開啟了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新利平台 文/孫健)

(責編: 李絲雨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