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2020年5月,首次單獨完成胃鏡檢查;2020年6月,首次單獨完成麻醉術;2020年7月,首次單獨完成骨科封閉手術;2020年11月,首次單獨完成闌尾炎切除術;2021年2月,首次獨立完成剖腹產(chan) 手術……一個(ge) 個(ge) 本地醫務人員的首次,標誌著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又上新台階。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醫療集團新貌
圖為(wei) 援藏醫生同比如縣當地醫務人員開展手術
近年來,在浙江省寧波市的無私援助和大力支持下,比如縣通過醫療集團化改革,醫療服務能力有了飛躍式的發展,縣外轉診率下降了一半,手術量從(cong) 2017年前的基本為(wei) “0”到2020年的180餘(yu) 台。
發展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援藏醫生的辛苦付出。他們(men) 克服高反缺氧、設施簡陋等實際困難,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第九批寧波援藏人員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工作總體(ti) 思路,通過實施“六個(ge) 一”舉(ju) 措助力醫療本土人才“育苗成林”。
“聽到咱們(men) 縣醫院本地婦產(chan) 科醫生又單獨完成剖腹產(chan) 手術,我很高興(xing) 。希望他們(men) 能繼續鑽研,精益求精,在守護全縣人民身體(ti) 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比如縣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援藏副院長黃詩良滿懷欣慰地說。
培養(yang) 各學科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的“手藝”,讓本地醫生能獨立完成,是浙江省寧波市援藏工作組“強縣”的目標。目標的實現,關(guan) 鍵要培養(yang) 各學科技術人才,尤其是提升本土醫生的技術水平。寧波援藏工作組采取“導師手把手帶教製”和“定向進修培養(yang) 製”兩(liang) 項舉(ju) 措,培養(yang) 醫院專(zhuan) 業(ye) 人才的“手藝”。援藏醫生在藏期間,每位導師帶1至2位徒弟,手把手帶教,帶領學生看診、查房、利用教育基地模擬手術,術中分步驟講解帶教。醫院病人較少的12月至次年2月時,派送選定專(zhuan) 業(ye) 的人才到內(nei) 地三級醫院“定向進修培養(yang) ”,以臨(lin) 床工作需求為(wei) 目標,進修專(zhuan) 項技術。
技術上去了,手術量也增加了。第九批寧波援藏工作組入藏一年半來,共完成住院手術230餘(yu) 台,門診小手術300餘(yu) 例。其中脾切除、雙側(ce) 甲狀腺次全切除、凶險型前置胎盤手術、子宮破裂修補、宮腔鏡手術等比如縣首例手術20餘(yu) 項,那曲市首例2項。在手術中,導師們(men) 均帶領學生當助手,有些簡單手術老師在旁邊坐鎮,學生們(men) 單獨完成。
為(wei) 更好地培養(yang) 醫療隊伍,寧波市援藏工作組還引進資金380萬(wan) 元建成比如縣醫療教育培訓基地。援藏醫生們(men) 利用教育培訓基地采用“實用理論培訓”和“專(zhuan) 科模擬教學”兩(liang) 項舉(ju) 措對當地醫務人員進行針對性培養(yang) 。教育培訓基地建成至今,完成培訓60餘(yu) 次達2000餘(yu) 人次。
經過一年半的培養(yang) ,通過“導師手把手帶教”和“定向進修培養(yang) ”“實用理論培訓”和“專(zhuan) 科模擬教學”四項措施,目前,浙江省寧波市援藏工作組已培養(yang) 出7位本土醫生能夠獨立完成麻醉、腹腔鏡下闌尾切除、剖宮產(chan) 、胃鏡操作等。
“育苗成林”,一大批鄉(xiang) 鎮衛生院工作者和村醫經培訓後業(ye) 務能力大大提高,在不同的崗位上為(wei) 比如縣的健康事業(ye) 貢獻力量。(新利平台 綜合/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