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首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5年共有892萬(wan) 人次走進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他們(men) 從(cong) 黨(dang) 史中重溫永不忘卻的初心,感悟曆久彌新的精神。
走過千山萬(wan) 水 不忘來時的路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特有的精神食糧,它淬煉於(yu) 我們(men) 黨(dang) 艱苦創業(ye) 的奮鬥曆程之中,書(shu) 寫(xie) 著一代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努力拚搏、砥礪奮進的壯誌豪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袁晶表示,她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南湖紅船旁向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瞻仰者講述一個(ge) 大黨(dang) 和一條小船的故事。2019年9月,在紅船旁,一名89歲的老人拄著拐杖在岸邊久久凝望著紅船,這位老人曾參加過解放戰爭(zheng) ,是一名老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一直有一個(ge) 心願,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到南湖看看黨(dang) 的起點,看看紅船,再接受一次黨(dang) 的教育。老人說,他們(men) 那個(ge) 時候入黨(dang) ,拋頭顱灑熱血,是為(wei) 新中國而奮鬥,現在的黨(dang) 員是為(wei) 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雖然每個(ge) 人的曆史任務各不相同,但是一樣艱巨,一樣光榮,說到底都是為(wei) 了黨(dang) 的事業(ye) 而奮鬥。
老人的話樸實無華,卻直抵人心。什麽(me) 是堅定信仰,什麽(me) 是初心本色,這位老共產(chan) 黨(dang) 員走過了千山萬(wan) 水,卻從(cong) 來沒有忘卻來時的路,生動地詮釋了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對黨(dang) 的赤子之心。
學習(xi) 百年黨(dang) 史 守好紅色根脈
一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齡隻有28歲的中國青年點燃革命火種,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奉獻了全部青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誕辰之際,學習(xi) 百年黨(dang) 史,守好紅色根脈,發揚紅色傳(chuan) 統,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是當代青年黨(dang) 員的曆史使命和責任。
袁晶回憶,前不久,一名青年黨(dang) 員大學生給她寫(xie) 了一封信,信中說道,作為(wei) 一名青年黨(dang) 員,經常接受黨(dang) 史教育,但有時候會(hui) 迷茫,所以特別渴望能夠進一步了解如何才能從(cong) 黨(dang) 史中汲取力量,從(cong) 而踐行初心和使命。
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年輕幹部要接過艱苦奮鬥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挑重擔、苦幹實幹,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dang) 報國的奮鬥足跡。
作為(wei) 青年人,要在黨(dang) 的曆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學習(xi) 革命前輩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獻精神。把報效祖國、服務社會(hui) 作為(wei) 實現自己人生價(jia) 值的目標和追求,到黨(dang) 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初心如磐向未來。在新使命、新任務、新挑戰麵前,廣大黨(dang) 員要繼往開來,善於(yu) 從(cong) 黨(dang) 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鈣”,將其融入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血脈,並內(nei) 化為(wei) 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進動力,奮勇爭(zheng) 先、建功立業(ye) !(新利平台 綜合/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