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西藏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雲上邊會舉行

發布時間: 2021-03-09 22:30: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3月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6屆會(hui) 議“西藏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雲(yun) 上邊會(hui) 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ju) 行。線下主會(hui) 場設在位於(yu) 北京的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來自境內(nei) 外有關(guan) 減貧和文化保護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參加了研討。

  會(hui) 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nei) 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保護與(yu) 發展協會(hu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承辦。


圖為(wei)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6屆會(hui) 議“西藏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雲(yun) 上邊會(hui) 線下主會(hui) 場現場

  與(yu) 會(hui) 8名專(zhuan) 家學者作主旨發言,重點研討交流了中國政府在西藏自治區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傾(qing) 力保護和發展文化的實踐經驗,5名專(zhuan) 家學者對主旨發言作評議。

  專(zhuan) 家們(men) 認為(wei)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區域。在中央關(guan) 心、全國支持下,西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全區74個(ge) 縣的62.8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取得曆史性成就,極大保障了各族群眾(zhong) 生存權和發展權,特別是在精準脫貧中注重保護生態、發展文化,走出了符合實際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目前,西藏發展進入曆史最好時期,西藏人權狀況是曆史上最好時期。西藏的脫貧攻堅實踐,創造了減貧治理的樣本,對於(yu) 豐(feng) 富和發展人類減貧事業(ye) 具有重要參考價(jia) 值。


圖為(wei)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6屆會(hui) 議“西藏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雲(yun) 上邊會(hui) 線下主會(hui) 場現場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紮洛指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關(guan) 注和支持西藏的減貧事業(ye) ,針對西藏的深度貧困問題製定了一係列特殊扶持政策。他分享了社會(hui) 經濟所開展的“西藏農(nong) 村的合作社發展對減貧的作用”研究成果,研究顯示西藏堅持因地製宜,發展各類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到2019年底,西藏共建立13726家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6.5萬(wan) 個(ge) 家庭加入合作社,通過整合資源,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規模化經營,曾經的貧困人口年均收入接近1萬(wan) 元,獲得了顯著提高。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格桑卓瑪表示,大力發展教育事業(ye) 和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是西藏擺脫貧困最富有針對性的措施之一。自1985年開始西藏就對農(nong) 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xi) 費用的“三包”政策,同時還發放助學金;在就業(ye) 方麵,自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轉移貧困人口就業(ye) 18.64萬(wan) 人,開展培訓15.51萬(wan) 人。教育逐步增強了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實現貧困人口的內(nei) 源式發展,助益了西藏如期消除絕對貧困。今天的西藏,每個(ge) 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機會(hui)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肖傑認為(wei) ,部分西方學者有關(guan) 西藏的扶貧開發存在“強迫勞動”、西藏脫貧過程中的職業(ye) 技能培訓是“強製性”培訓、西藏的現代化發展等同於(yu) “傳(chuan) 統文化泯滅”的說法,完全違背事實、意識形態色彩濃厚。事實上,西藏的發展一直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國內(nei) 發達地區的持續幫扶。1994年中央政府確定對口支援西藏政策以來,先後有60多個(ge) 中央國家機關(guan) 、18個(ge) 省(市)和17家中央企業(ye) 對西藏7地市開展對口支援。包括西藏在內(nei) 的整個(ge) 中國的脫貧攻堅不僅(jin) 僅(jin) 關(guan) 乎減貧事業(ye) ,更向世人表明,尊重本國實際、以人民為(wei) 中心、各地區各民族相互扶持共同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不斷走向繁榮的可行之路。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濤表示,立足“西藏極具世界生態價(jia) 值,但又生態脆弱和氣候敏感”的特點,西藏始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得益於(yu) 中央的全力支持,實施了生態補償(chang) 、生態就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生態搬遷、改善人居環境等舉(ju) 措。例如,2019年,西藏用於(yu) 草原、森林、濕地、野生動物肇事等領域的生態補償(chang) 就達到45.25億(yi) 元。西藏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找到了將“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實現了精準脫貧與(yu) 生態保護的協調融合。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曉純分享了“西藏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實踐”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在中央政府和社會(hui) 有關(guan) 方麵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西藏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文化領域政策法規,出台了多部地方法規、規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保護西藏的文物古跡、古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截至2020年6月,西藏自治區擁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89項,傳(chuan) 承人96人;西藏自治區級非遺代表作460項,傳(chuan) 承人522人。西藏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事實表明,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文化不僅(jin) 得到迅速、全麵的發展,並且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持續地豐(feng) 富著多元一體(ti) 的中華文化,必將擁有更加美好廣闊的前景。

  尼泊爾阿尼哥協會(hui) 主席薩爾波塔姆•什雷斯塔認為(wei) ,中國政府致力於(yu) 保護西藏傳(chuan) 統文化,尊重西藏人民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比如,《格薩爾王傳(chuan) 》是著名的藏族民間文學作品,為(wei) 民間歌手世代傳(chuan) 唱,也衍生了不同版本,中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收集所有不同版本的大型工程,收集完後出版的《格薩爾王傳(chuan) 》成為(wei) 了世界上最長的史詩。再比如,《甘珠爾》和《丹珠爾》是藏傳(chuan) 佛教知識的海洋,經文卷帙浩繁,重刊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完成了這項任務。薩爾波塔姆•什雷斯塔還談到他在看的一部中國電視劇《山海情》,他說:“雖然它不是關(guan) 於(yu) 西藏本身的扶貧,但它很好地展示了中國東(dong) 部發達地區如何在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林冠群教授認為(wei) ,“就整個(ge) 西藏曆史長河而言,西藏正經曆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轉變,那就是中國政府全力扶持西藏,改善西藏人民生活,建設西藏基礎設施,為(wei) 西藏人民解決(jue) 長期以來所積累的積弊與(yu) 困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最令人動容的一項工作,就是為(wei) 西藏脫貧。”“這世上隻有最具赤誠的政府,才會(hui) 為(wei) 貧民做事,隻有最具愛心的政府,才會(hui) 為(wei) 貧民服務。”

  英國藏學學者羅布森博士在發言中講述了自己與(yu) 藏語言文化的不解之緣。上世紀50年代起,羅布森女士開始學習(xi) 藏語文,接觸西藏文化。90年代初,她師從(cong) 於(yu)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yu) 藏語方言研究、整理和保護工作的胡坦教授。受胡坦教授鼓勵,她嚐試用藏文翻譯出版多部世界優(you) 秀文學作品,受到藏文讀者歡迎。羅布森女士使用藏語文進行文學翻譯創作,得益於(yu) 中國政府致力於(yu) 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化,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生命力依然活躍的生動實例。


圖為(wei)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6屆會(hui) 議“西藏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雲(yun) 上邊會(hui) 線下主會(hui) 場現場

  在主旨發言之外,研討會(hui) 還邀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專(zhuan) 家學者張雲(yun) 、王維強、馮(feng) 智研究員和羅布紮西、拉先加副研究員對發言進行評議。他們(men) 表示,中外學者的發言以自身的調查研究為(wei) 切入點,充分展示了西藏自治區在減貧脫貧、弘揚文化、保護生態、改善民生等方麵的巨大成就,有助於(yu) 世界更加客觀真實、全麵立體(ti) 地了解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新西藏。


圖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研究員鄭堆進行會(hui) 議總結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研究員鄭堆主持會(hui) 議並在會(hui) 議總結中指出,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展示和交流的研究成果,總結和分享了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和文化保護的成功經驗和生動案例,有利於(yu) 深化國際藏學界有關(guan) 研究共識,有助於(yu) 澄清事實、讓國際學界更好認清一些人攻擊汙蔑西藏自治區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強製培訓”“傳(chuan) 統文化泯滅”的謊言,更好展現西藏自治區各族群眾(zhong) 在中央關(guan) 心、全國支持下,擺脫貧困生活、共創美好家園的真實情景。(新利平台 記者/劉莉 歐帆 圖片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提供)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